第五百六十六章 徳汶統一(1 / 3)

當物體以超音速移動時,其表麵與空氣摩擦會產生高溫。當移動速度達到10馬赫以上時,表麵摩擦溫度將達到數千攝氏度以上。而高溫將空氣分子電離為等離子體,這層等離子層會如同黑洞一樣,吸收電波,導致內外通訊中斷。

這就是黑障現象。

所謂“10馬赫以上超高速度移動物體通訊”,指的就是如何解決在黑障狀態下,與外界的正常通訊。

這在軍事上具有極大意義。

有了這項技術,十倍音速以上超高速導彈就變得可控,從而在地麵指揮下實施機動。

在當前隻能針對亞音速以下目標實施攔截的技術條件下,擁有可控通訊手段的超高速導彈可以輕鬆突破對方防禦體係,準確擊中目標。

對於長期致力於經濟發展,隻保有少量核武器的國內來說,這項技術的軍事戰略意義無可估量!

對提供了該項技術的中華製造,國內更是感激不盡。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內對中華製造的采購需求進一步提高了支持力度,各種委托國內製造的設備、物資,都加班加點生產,再海運到徳汶安裝。

徳汶建設再一次提速。

而徳汶的旺盛需求,又反過來刺激了國內的生產,讓更多的企業有了活幹,進一步促進了就業。

短短的一年時間,白雲天當初的規劃就完成了百分之七十以上,新建工廠四百餘個,初步實現了金屬采掘、精煉、加工生產鏈,可以不依托外部而自我循環。

精密加工環節,也以通用工廠方式,實現了小批量精密零部件供給。

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統一徳汶的條件已經具備。

……

2001年9月11日,911事件爆發。

米國在短暫的震驚之後,為了維護超級大國的尊嚴,第一時間就找到了報複目標,要求阿富汗塔利班政權交出其庇護的拉登,塔利班方麵表示拒絕。

隨後半月時間,米軍緊急調動了四個航母戰鬥群、三個戰略值班師(101、82、第10山地師)、三個特種部隊(綠色貝雷帽、海豹、三角洲),共計十八萬大軍雲集阿富汗周圍,做好了進攻準備。

英、德、南方大陸等北約盟國,也紛紛派兵,出動戰機、軍艦等予以支持。

10月7日淩晨12點剛過,導彈拖著長長的尾焰離開發射架,阿富汗戰爭爆發。

就在同時,兩萬徳汶政府軍從徳汶出發,兵分三路:東西各四千兵力分取蘇納、莫東兩座濱海小城,中路一萬兩千兵力直奔徳汶平原戰略重鎮北格。

夜襲達成了戰略突然性,政府軍兵力之多也超出了叛軍預期。

並且政府軍方麵不光兵力上占優,更有武器上的巨大優勢,動用了120毫米榴彈炮、80毫米重型迫擊炮等多種重型火力。

此外,政府軍方麵還出動了兩輛老式謝爾曼坦克、五輛車身低矮的步兵戰車、十五輛輪式裝甲車,擁有壓倒性火力優勢。

地麵之外,空中尚有四架無人機負責空中偵查,提供精確製導。

政府軍的強大完全出乎叛軍意料之外。

盡管叛軍經過背後支持勢力一年多時間的訓練、武裝,但在戰鬥力強大的政府軍麵前依然是毫無還手之力,一觸即潰,迅速敗下陣來。

經過一夜激戰,東西兩座濱海小城、徳汶平原中部重鎮北格均宣告易手。

占領北格之後,政府軍隻花了半天時間來收容潰兵、清理殘敵,隨後就趁叛軍立足未穩,即刻揮師南下,將另外兩座平原上的城鎮一一攻克。

繼而,政府軍攜大勝之餘威,沿著海岸線一座座收複叛軍所占領的城鎮。

每一座城鎮的戰鬥都極其順利,叛軍沒有絲毫抵抗力,隻能不斷放棄城鎮後逃。

然而以徳汶平原總計不過六千平方公裏的狹小地域,叛軍又能逃到哪裏去。幾次奔逃之後,就被圍困到了最後的南部沿海城鎮,殘餘兵力不到五千人。

但就在政府軍即將對叛軍最後盤踞城鎮展開攻擊前,南方大陸突然插手,要求政府軍立即就地停火,表示願意派出人員調查雙方衝突原因,調解雙方矛盾。

政府軍拒絕了南方大陸的無理要求,為防夜長夢多,立即展開了最後攻勢。

經過數小時激戰,無人機消滅了幾個由雇傭軍把守的堅固防禦點,順利攻占了叛軍的最後一個城鎮,徳汶主島徹底回到了政府軍掌控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