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滏陽河流域的環境整治(17)(1 / 2)

丁、第二地點開泉開渠情形此段工作以盡在河灘麥田之內,為避免損傷計,僅作泄水溝渠一道,長二二○,○○公尺,寬二,五○公心,深○,八○公尺,使泉水浸透渠內,注入滏陽河。

戊、第三地點開泉開渠情形此一段工作,靠近神麋山根,開鑿泉池,長一五○,○○公尺,深○,六○公尺,泉水入渠向北流,注入滏陽河內,但此泉處地勢較高,若使泉水向東流,且能平澆郭家莊村東一帶高地。

巳、第四地點開泉開渠情形此段工作,開掘新泉,兼疏通河道,裁彎取直開掘新河渠長一○五,○○公尺,寬一一,○○公尺,深一,○○公尺。

庚、發見泉眼情形第一地點在石內開出較大之泉眼兩個,第三地點在石內開出較大之泉眼一個,其餘則均自下向上湧之小泉,湧力雖不大,而密度尚不小(指每單麵積小泉眼之數而言),第二地點及第四點,均得出無數之小泉。

辛、測驗水量用浮標法測驗各泉水量,得知第一地點流量,為每分鍾四六七,○○立方尺,第二地點流量,每分鍾為三七八,○○立方尺,第三地點流量,為每分鍾一八五,○○立方尺,第四地點流量,為每分鍾二七,二○立方尺。

壬、用民夫及石工數目統計石橋東泉,共用民夫三三一八,○○名,共用石工四六,○○個。

五,用款數目

按以上四處泉工,共用民夫三三一八名,每名每日飯資洋一角五分,該洋四九七,七○元,石工四六個,每個工資洋○,四○元,統計共用洋五一六元。

六、灌溉情形

按第一地點泉源,每分鍾流量為四六七,○○立方尺,每晝夜流量應為六七○○○○,○○立方公尺,能澆地之麵積,應為一千六百七十五畝(按澆地一畝需水四百立方尺計)第二地點泉源,每分鍾流量為三七八,○○立方尺,每晝夜流量應為五四四三二○,○○立方尺,能澆地麵積應為一千三百六十畝,第三地點泉源,每分鍾流量,為一八五,○○立方尺,每晝夜流量,應為二六六○○○,○○立方尺,能澆地麵積,應為六百六十五畝,第四地點源泉,每分鍾流量,為二七,二○立方尺,每日夜流量,應為三九二○○,○○立方尺,能澆地麵積,應為九十八畝,若統計按十日一周,則共澆地三萬七千九百八十畝。

七、預計將來情形

按以上四處泉地,除郭家莊北,山根之泉,地勢較高,可保無虞外,其餘三處,均接近河身,雨後洪發,易致淤塞,宜築防洪保泉工程,以謀永久不壞,但此項工作費較大,工程計劃亦較繁(如築堰壩之類)非詳加測量,不易設計,故暫不備及。

八、占用民田辦法

開泉開渠,占用民田之處,若係農民私有者,照第二屆籌辦各縣鑿泉進行綱要第十二條所載辦理,將地買為公有,如係利用棄地,播種禾稼而無契券者,亦照所占麵積,賠償損失,不使有所偏苦。

開鑿滏陽河源泉報告書

一、名稱

黑龍洞

二、地點

黑龍洞泉在黑龍洞村西北,沿神麋山山根,長約二二五,○○公尺之距離盡皆泉水所在地。

三、籌備情形

籌備情形,已於開鑿晉祠泉報告內述之,邀免再贅。

四、開鑿經過

子、開鑿黑龍洞北,平地諸泉情形,黑龍洞北,滏陽河畔,泉苗甚多,惟因壅塞,不得流出,(泉苗麵積,約二四一五,○○平方公尺)因開小渠一道,長八○,○○公尺,寬二,○○公尺,深○,五公尺,以泄所含泉水,開妥後,測驗流量,為每分鍾一○,八○立方尺。

醜、開鑿黑龍洞西北韮菜地下之泉此泉地距黑龍洞村約半裏之遙,在黑龍洞村至郭家莊之路邊山坡下,去年調查泉苗時,認定其下必有大泉,故此次決計購地開鑿,遂商諸地主在西邊靠近山坡處,試開長一九,○○公尺,寬五,○○公尺之麵積,允以購地價三十元,僉謀既定,遂一麵開鑿,一麵疏通入河渠道,並掘除東西一切障礙物,開掘深至○,四公尺,露見山石,縫內僅有小泉,向外浸水,遂用炸藥轟擊,石縫既開,而大泉發見二個,其湧力之大,水量之宏,即黑龍洞諸泉,亦鮮能比偷者,更向下深鑿,小泉數目亦增多,測驗水量每分鍾一九二七,○○立方尺,因流量如此之大,不得不作保護計劃,遂利用開得之爛石,將西邊山坡及東邊灘地,施工砌修,共計砌石麵積,約一三五,○○平方公尺。

乙擴充黑龍洞諸泉情形黑龍洞村西北,神麋山山陰一帶約二二五○○,○○公尺,盡皆泉水出處,大者如盆,如鬥,小者無數,今為合於記載計,將各泉分號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