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繼承百年光榮傳統開創中國電影新紀元(2 / 2)

問:在電影百年的時機,中國的電影工作者應如何提高電影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中國電影事業的蓬勃發展,對於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有怎樣的重要意義?

答:如果說看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要看這個國家的GDP,而看一個國家的文化實力就要看電影。因為電影是一種綜合性藝術,製作電影需要高投入、大製作、高科技,集中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文化、經濟和科技實力。因此,電影在一個國家的文化產業中居於非常特殊的位置,是國家文化綜合實力的體現。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電影是一個國家的名片。我國已經是一個經濟大國,但還不是一個文化產業大國,我國文化產業和電影產業的發展狀況,與我國綜合國力、經濟地位還不相適應、不匹配。必須大力繁榮民族電影,發展文化產業,使我們的文化產業和電影產業在影響力和競爭力上成為世界的重要一極。

我認為,要提高電影的影響力和競爭力,要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第一,要多出精品。要製作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優秀電影,成為開拓國內和國際市場的拳頭產品。在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大會上,中央領導同誌在講話中多次強調要多出精品力作。沒有精品力作,就不可能受人民群眾歡迎,就沒有經濟效益,也沒有社會效益。第二,要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魅力和藝術品格。中國電影百年發展的一個重要經驗,就是深深根植於中國民族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風格。中國的電影要演給中國老百姓看,首先要滿足中國群眾的需要。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隻有真正體現中國文化的獨特精神的影片才能在世界上真正站得住,才能真正受到國際市場的歡迎,也才能有強大的競爭力和影響力。第三,要實行體製和科技創新。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電影創作規律,創新體製,轉換機製,解放和發展電影生產力。要緊跟好萊塢影片、國際電影的高科技、大製作發展趨勢,用一流的製作、一流的科技創作出世界一流電影。第四,要把我們的片子推出去,在國際上一爭高低。近年來,我們一批電影走出國門,打開海外主流市場,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績。實踐證明,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是中國電影提高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