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擁有優勢的海軍,誰就能控製海洋,奪取製海權。
——A·T·馬漢
在推動新軍事革命的實施,規劃未來軍隊的發展藍圖時,有一個需要解決的前提是國家的發展戰略。因為國防和軍隊的建設必須服從國家發展的長遠戰略。
國家發展戰略是一個軍事專家們很難涉足的領域。不管21世紀中國國家發展的戰略是什麼,但有一個問題是不能回避也是無法回避的。
那就是——海洋戰略。
劉繼賢、徐錫康在《海洋戰略環境與對策研究》中說:“海洋戰略是國家籌劃與指導海洋方麵各種事務的方略,是為獲取和維護國家海洋方麵各種利益,而對國家海上各種力量的建設和運用進行的全局性籌劃和指導”。
專家檔案:張世平——中國的“馬漢”
在采訪某機械化師師長戚建國時,他極力向我推薦新近出版的一本書《中國海權》。其時,他正在東海海防前沿組織軍事演習,住在一座廢棄的舊營房裏。他的床頭就放著一本《中國海權》。
他攤在桌子上的讀書筆記中,有不少內容摘自這本書。給部隊講課時,他引用了不少《中國海權》中的觀點。
他說,這本書的作者章示平不知道是何許人也?學問功底很深厚。
我說我也不知道章示平是幹什麼的?
真是湊巧。我到軍事科學院采訪,陪同的同誌向我介紹,“我們軍科戰役戰術研究部研究員張世平最近寫了一本《中國海權》,反響很大。”於是,我有緣結識了張世平,並獲贈他的這本28萬字的專著。也才知他的本名是張世平,而非“章示平”也。
有一位資深學者稱:《中國海權》填補了中國海洋理論的空白。
張世平本不是從事海軍和海洋戰略研究的學者,他的主業是研究戰役戰術,偶一涉足海洋便不同凡響,讓那些吃海軍和海洋飯的學人幾乎要輾轉難眠。
此前,張世平已經有三本專著問世:《軍隊指揮係統概論》、《高技術條件局部戰爭作戰指揮若幹問題研究》、《毛澤東作戰指揮思想研究》。他發表的論文和給總部、軍委領導撰寫的研究報告有100多篇。並參與了全軍一些重大課題的研究,如新一代作戰條令和司令部工作條例的編修。
在長期的軍事學術研究中,他深深感到軍隊的理論研究和改革實踐遠遠滯後於地方。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個外向型的經濟發展戰略格局已經形成,可是我們的軍事理論還在研究如何防止被動挨打。缺少軍事理論牽引的國防建設,其戰略指導也必然會脫離國家外向型經濟戰略發展的需要。21世紀人類麵臨的共同課題是:生存與可持續發展。軍事理論要著眼於國家經濟發展的大戰略,著眼於未來,探尋國防建設的大思路。
基於此,張世平將目光投向了浩瀚的海洋。
《中國海權》從寫作到出版曾使張世平承擔了很大的風險和精神壓力。他先是寫出了33萬字的綱目。一位已經退休、正在住院的老將軍審閱了綱目後特地約他到醫院麵談。老將軍指出:這本書的主題、框架都非常好,但遣詞造句過於犀利,可能會不利於書的順利出版。希望他做些修改。不過,老將軍約他麵談,不僅僅是交換對書稿的具體意見,而是了解張世平對出版這本書有什麼樣的思想準備。他問:“這本書寫出來肯定會有人出,也會有人看,但對你的個人前途可能會有影響,你準備承擔多大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