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蓋蘇文病逝高句麗李九郎詔停乾封泉 (2)(2 / 3)

英國公李績出現在了新城(遼寧撫順北)之前,這裏是進入高麗的重要城池,李績用巨石轟擊了一會兒,新城城主就被自己人綁了起來,舉著白旗出來投降了。李績布置好守兵,隨後四下突襲,一口氣攻下十六座城池。李績的主要部隊在四下活動,而在新城附近駐紮的,是龐同善和高侃的部隊。

淵男建分析,打李績肯定不行,要打,就隻能拿這兩位仁兄下手。這日,他摸到了龐同善和高侃的背後。

龐同善和高侃根本不會想到,淵男建會率領大股部隊來個背後突襲,真是令人措手不及。等摸到營地附近的時候,高麗軍對唐軍發動了進攻。一段時間後,戰鬥結束。人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這場殘酷無比的屠殺,是的,太殘暴了!

淵男建率領大軍逃跑的情景,給唐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事情是這樣的:

高侃反撲,與高麗軍打了幾個回合,因人手太少,根本打不過,被高麗兵攆了回來。

高麗兵越戰越勇,攆高侃如攆黃羊,而此刻,隱隱躲在側翼的薛仁貴,正按兵不動,用蒼狼一樣的眼睛死死盯著潰敗而來的高侃。高侃軍的後頭,滾滾塵煙,那就是高麗最瘋狂的先頭部隊。他們駛如疾風,勢若雷霆,以踩死大象的凶猛勁兒往前衝刺著。

他們完全不顧側翼的安危,高侃的佯降,已經衝昏了他們的頭腦。

衝吧,薛仁貴!

從側翼猛奔過去的大唐精銳,殺聲震天地衝垮了高麗大軍,忙著追擊高侃的人頓時傻了眼。薛仁貴身先士卒,所向披靡,硬生生將橫貫在山下的高麗軍截成兩截。前後不能聞訊的高麗軍亂了陣腳,眼見薛仁貴殺倒一片,紛紛開始逃亡。唐軍幾千精銳,在薛仁貴的指揮下,斬首五千級。高麗軍潰逃而去,薛仁貴乘機猛追,收複附近南蘇、木底、蒼岩三城,與淵男生會合。

百濟方麵,從百濟開往平壤的主帥郭待封發來了一封莫名其妙的戰報。李績看罷,當即發怒,要把郭待封這兔崽子給殺了。

郭待封是冤枉的,他給李績寫信,原因就在於海運的糧食遲遲沒來。這件事情李績隻知道一半,他的確派了馮師本運糧,但大船半路上破了,糧食全沒了這件事他是不知道的。郭待封不能幹著急,他給李績寫了一封求救信,救救這些嗷嗷待哺的唐兵。信的內容很肉麻,具體大概是這樣的:

木秀林中影,

有人月上伐。

飯前炊煙起,

鳥歸舊時家。

——年月日,愛你的小待封。

郭待封……你竟然在這種情況下給自己寫詩,真是找死!

李績大怒,他表示戰爭結束後,先把這個不知好歹的家夥殺了。其實,郭待封是個很聰明的人,他之所以寫詩,不是因為一時悶騷,需要發泄感情,而是因為害怕半路上被淵男建的兵給攔截。如果真被人一眼看穿,那被餓暈了頭的百濟方麵軍豈不坐等挨砍?所以,郭待封同誌就寫了類似於這樣的一首詩歌,詩歌的前幾個字連接起來,那便是——

木有飯鳥!

郭待封同誌沒給老爹郭孝恪丟人,除了孔武有力之外,還學習文化知識,且會趕時髦地作詩。他給李績寫的情詩,其實並不僅僅是藏頭詩,而是藏頭詩的升級版——離合詩。何謂離合體?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某村的王老頭很會對對子,鄉裏的一個富有挑戰性格的朱秀才不服氣,於是登門拜訪。秀才有意為難老頭,口誦上聯曰:“王老者一身土氣!”王老頭立刻回敬道:“朱先生半截牛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