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開局研究電動車(2 / 2)

隻是不知道這東西能否大規模生產呢?這樣一來,既能讓老百姓省錢,又能為國家做貢獻。”

何雨柱從懷中拿出電動車的圖紙遞給吳部長:“這是電動車的製造方法。

材料需求不多,工藝也不複雜。

隻要有心生產,一定能推廣開來。

最大的難點在於蓄電池的設計,圖紙上也有說明。”

吳部長欣喜地接了過來:“真是太好了,柱子,我沒有看錯人!國家肯定不會虧待你的,我會將你的貢獻報上去的。”

何雨柱提出請求:“吳部長,我的車還沒有牌照,能否請您幫忙辦理?”

吳部長答應並寫下推薦信。

隨後,何雨柱帶著介紹信來到車管所,成功登記上牌。

他的電動車就此合法化,成為50年代國內第一輛電動車。

他騎著新上牌的電動車去清華北大上學時,引來眾人的圍觀。

人們紛紛側目。

此刻的何雨柱成為校園中最耀眼的存在。

恰在此時,林正國看見何雨柱騎車而來,喊道:“柱子!”

何雨柱停下車,走到林正國麵前。

林正國上下打量著車,一臉震撼:“柱子,這是你自己造的電動車?你成功了?”

何雨柱點點頭:“是的,我和古月歌學長一起花了半個月時間才完成。”

林正國知道古月歌兩年都沒成功,心中不禁感到震驚:顯然這款車主要是靠何雨柱的天分和努力實現的。

對於何雨柱的技術能力,林正國深感欽佩:“這車的性能怎麼樣?”

“一次充電能跑80公裏,最高時速達到50碼。”

何雨柱答道。

林正國吸了一口涼氣:如此續航裏程非常實用。

電動車的一些短板被補足了,這真的是個重要的發明。

林正國試著體驗了一下那輛電動車,下車後他不禁讚道:“柱子,你真了不起!這麼短時間內就造出了這輛車,還做了很多改進,使它如此成熟。

不知道這電動車能不能普及呢?”

何雨柱點點頭:“隻要國家願意支持生產,一定可以普及的。

我已經通過朋友把設計圖上交,遲早的事。”

林正國讚許道:“柱子,你是真正心係國家和百姓的人。

有你這樣的人才,國家之幸啊。

肯定會有很多人來找你合作。

技術既然已交國家,不要再交給他人。

現在有很多別有用心的人,若是不慎外泄,將給國家帶來嚴重損失。”

何雨柱點頭,這些問題他已經想過,所以圖紙已經上交給了軍管會吳部長這樣的愛國人士。

雖然電動車的技術不算高精尖,但一旦國家開始生產,信息也藏不住多久。

不過這些都是國家該操心的事,他隻是繼續騎著電動車去上課。

同學們看到何雨柱騎著電動車出現時都圍了過來。

“柱子,這是什麼車?從來沒見過。”

“不是摩托車,連加油孔都沒有呢!”

“它是怎麼動的?”

何雨柱笑著回答:“這是電動車,用電能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