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歌潛心研究電動車兩年多,基本掌握了所有必需材料和核心技術,隻是許多零部件仍需重新加工。
然而,這並不存在太大困難。
大約經過半個月的努力,在與他人的緊密合作下,終於成功完成了電動車的組裝。
古月歌興奮地對何雨柱說:“柱哥,我們終於成功了!你來試試效果如何?”
何雨柱點了點頭,親自上陣一試。
騎在新造的電動車上,體驗竟然和穿越前幾乎完全一致。
由於是裝配七塊電瓶的車,它的續航裏程達到約80公裏,時速更可達50碼。
風馳電掣間,繞了一圈後何雨柱深感滿意。
這樣的一台車不僅性能出眾,而且接送女兒何雨水也方便了很多。
何雨柱邀請古月歌一起試車,“你也來感受一下!”
“好呀!”
古月歌興奮異常地上車嚐試。
第一次扭動加速器,電動車瞬間像脫韁馬駒一般向前衝去,差一點把他嚇倒。
不過不久之後,古月歌便迅速掌握了電動車的操控方式,熟練自如地控製著速度,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激動。
回想兩年來的不眠日夜以及花費的巨大努力——每一點閑暇時間都傾注於此,為了能有自己研發的電動車甘願將所有心血都投注進去,而如今這一夙願終於得償所願。
雖然最終成果不是出自古月歌設計,但仍令他十分滿足。
由衷感恩的他說道:“多虧有柱哥你的幫助,不然我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製造出這台電動車。”
騎行過後,心情突然有些失落。
“這電動車應該盡快去辦理牌照,這樣才能合法上路行駛。”
古月歌接著說。
何雨柱也想起了這個問題:在那個時代連自行車都需要上牌照,何況如此特別又醒目的新發明?無牌上路容易引起注意,甚至可能被查問來曆。
對此何雨柱早已有了打算,準備去軍管會先處理牌照事宜,以確保安全無憂。
騎車在路上,電動車吸引無數人側目,大家從未見過這樣的奇物,許多人還一度認為是某種新型摩托。
來到軍管會,部長吳某驚詫不已地迎接他倆,並親眼見證了一場別開生麵的演示。
“確實非常奇妙。”
部長再度震驚,仔細端詳著沒有油嘴更沒有腳蹬的奇怪交通工具。
當被問道電動車有何區別時,何雨柱解答道:
\"這電動車靠電力而非汽油推動,由7個電瓶組成的電池包提供能量支持,能行駛至最遠約80公裏距離。
\"
如果電池耗盡,隻要重新充電,電動車就能繼續行駛80公裏。
這種能源不僅比汽油便宜很多,而且更加環保便捷。
吳部長點頭稱是:“我能試一下嗎?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車。”
何雨柱下車後,仔細指導了吳部長如何操作。
學會後,吳部長輕輕一扭鑰匙,撥動刹車杆,電動車立即啟動。
在場的軍管會成員見此奇物,都連連稱奇。
轉了一圈後,吳部長顯得異常興奮:“真是厲害,柱子!這短短時間,你居然把電動車製造出來了,而且效果這麼出色!特別的是,它隻使用電能,這對國家的燃料節省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