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講克萊恩:《藍色旅館》(1 / 3)

二十世紀的美國文學有幾位先師,其中有馬克·吐溫、舍伍德·安德森,還有斯蒂文·克萊恩。我今天講一下斯蒂文·克萊恩。克萊恩隻活了二十九年,是個短命的作家,他和我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很了不起的作家柔石壽數一樣,二十九歲。以我今天看,二十九歲是一個非常年輕的歲數。一般來說,一個作家在三十歲以前通常還沒寫出他最好最重要的作品來,或者是剛剛寫出這樣的作品。但是克萊恩在二十九歲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他作為一個偉大小說家的全部裏程。他有一本戰爭小說《紅色英勇勳章》,被譽為世界最佳戰爭小說。兩次大戰之後,湧現出那麼多了不起的寫戰爭題材的作家,比如梅勒的《裸者與死者》、海明威的《永別了,武器》《喪鍾為誰而鳴》,每一部都是偉大的戰爭巨著。但一些文學史家還是作出這樣的評論:如果隻推一部曆史上最偉大的戰爭小說,仍然要推克萊恩的《紅色英勇勳章》。這本書中文譯名也有叫《鐵血雄獅》。據說克萊恩一生沒經曆過任何戰爭,他從一八七一年活到一九○○年,在這二十九年中並未親曆戰爭,他所寫的戰爭都是他假想出來的,而他假想的戰爭使他成為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戰爭小說家。換句話說,克萊恩是有著非凡想象力的作家。據說海明威對於前輩作家最佩服的是克萊恩。有研究者認為,海明威的創作受兩個作家影響最大,一個是克萊恩,一個是舍伍德·安德森,海明威可能較少受到馬克·吐溫的影響,也較少受到充滿象征、比較晦澀的霍桑或者麥爾維爾的影響。

克萊恩雖然是十九世紀的作家,但他的行文特別幹淨利落,特別漂亮,特別有現代感,所以今天我們看克萊恩,會發現讀他的小說就像讀海明威的小說,一點障礙沒有,節奏感很強,畫麵感很強。克萊恩的時代應該電影還沒有誕生,但是他的小說就有如電影般強烈的節奏感和畫麵感。我讀過克萊恩兩個有名的短篇,一篇《海上扁舟》,也有譯作《小劃子》,這是一篇世界名著。從它開始,小說就有這樣一種模式:把人放到困境裏,考察不同人麵對困境的不同情狀。我今天要講的是另外一個短篇,也是小說曆史上的名篇,叫《藍色旅館》。

很多文學史家願意將《藍色旅館》歸到印象主義小說的範疇,應該說小說曆史上被冠以印象主義的小說不是很多,尤其是歐美主流小說家,很少有作品被稱為印象主義小說。印象主義、印象派,一般更多地被用以稱呼繪畫、建築、音樂這些有形藝術中的某些流派。也就是說,在以形為主的藝術門類中好像更容易產生成熟的印象主義作品。而在小說裏,這樣的情況不很多。《藍色旅館》是一篇很奇特的小說,被冠之以印象主義的稱號。我知道在克萊恩之後,與海明威同時代有另外一位美國大作家考德威爾。考德威爾有一部名著《煙草路》,也是一部可以稱之為印象主義的奇特小說。我不太會說這個“印象主義小說”應該是什麼樣子,前幾年有一部電影叫《亞當斯一家》,這個電影的表現方式特別極端,人物的造型和言行舉止都是怪異的,都不是正常的;或者說,基本上都是變形的,有很強烈的風格,有某種表現主義的意味。《藍色旅館》大概就是這種類型的小說。《藍色旅館》篇幅很短,但是一篇很短小的小說能在文學曆史上留住,那它必定有它極特殊的價值意義。我最早的閱讀就是以十九世紀小說為主,是喝十九世紀的奶長大的,十九世紀的小說我特別熟悉;我幾乎沒見到在十九世紀還有像《藍色旅館》這樣的小說。

從瑞典回來的一位華裔作家,也是我的一個老朋友,原來是中央戲劇學院的奧尼爾專家。他去瑞典已經十多年了,我們聊了差不多一個通宵。他說他覺得中國人還是很幸運的。他一直在文學領域裏,這些年又一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教書。瑞典皇家科學院也就是諾貝爾獎頒發機構,這裏麵有些成員是他的同事和朋友,授諾貝爾文學獎的皇家科學院院士很多就是斯德哥爾摩大學的文學教授。他說中國的讀書人是很幸運的,全世界所有重要作家的譯作在中國幾乎都能見到,還有在這方麵做得比較好的就是瑞典。瑞典雖然是小國,可是瑞典有諾貝爾文學獎,瑞典的文學事業相比其他國家就更強。瑞典政府對作家有一個很特別的政策,作家的作品在瑞典隨便哪一個圖書館裏被借閱一次,這個作家就能拿到三毛錢。三毛錢不多,但是你們要知道,很多重要作家每一年被借閱的次數是以千萬次計算的,那麼這三毛錢就不少了,一千萬次三毛錢就是三百萬瑞士克朗。這還隻是借閱這一塊的收入,還沒算上作家在全世界其他國家的版稅。所以說瑞典有特別強大的文學機製。而且,比如一個在本土國家不太重要的作家也可以在瑞典有瑞典文的譯本,因為瑞典有龐大的社會基金的機製,可以資助翻譯出版其他國家的書籍。

還是把話頭拉回來講《藍色旅館》。《藍色旅館》講了這麼一個故事。在草原上的一個小鎮裏有一家旅館,老板別出心裁,把旅館漆成藍色;而當地都是流行把房子漆成紅棕色。大家就覺得這個老板挺有創意,被漆成藍色的旅館很是顯眼,小說講的是發生在旅館房客之間的故事。這個後來演變成另一種模式,二十世紀美國作家麥卡勒斯有一篇很有名的小說《傷心咖啡館之歌》,海明威也寫過一個發生在餐館裏的殺人故事叫《殺人者》,這種以酒吧、咖啡館、餐館、旅館作為故事場景的方式後來很多作家都用到。

藍色旅館是那種老式旅館,可以住宿也可以吃飯,而且是在草原上孤零零的一所房子。某一天,天氣特別嚴寒,房主接來三位客人。在小說裏這三個客人居然都沒有名字。其中一個客人是小說一號主人公,旅館裏的人隻是叫他瑞典人,但是他們在背後又說他不是瑞典人,而是荷蘭佬或者諸如此類別的說法。自始至終,主人公就是這樣一個無名無姓的人。

瑞典人在一個嚴寒惡劣的天氣裏來到藍色旅館以後,他一直和別人都不一樣,他一直特別緊張,是那種高度神經質的男人。小說有五個主要人物:瑞典人,老板,老板的兒子強尼,一個牛仔打扮的人就叫牛仔,一個一看就是從東部來的人叫東部人(因為這是一個西部的故事)。瑞典人一直顯得很緊張,而且從一開始他就和強尼不太對勁,他對著強尼怪笑,說話也緊緊張張的。大家有些熟悉之後就開始打牌,瑞典人和東部人一夥,強尼和牛仔一夥。正在打牌的時候,瑞典人突然向強尼發難,他跟強尼說,你這個房子裏是不是曾經死了不少人?強尼說你這什麼話,問他是什麼意思。瑞典人說你想撒謊可不成,你瞞不了我。他一定要說這裏曾經死過人,強尼很惱火,問他是什麼意思他又不說。就這樣在很不愉快的氣氛裏結束了第一回合的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