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在拐彎的時候,我們乘坐的公交車開得太快,把一輛正常行駛的摩托車逼到了旁邊,而摩托車差點撞上迎麵開來的一輛汽車。汽車上的中年司機嚇了一大跳,因此很生氣,下來就給了駕駛摩托車的小夥子一拳頭。小夥子也很生氣,立即予以還擊。兩個男人各不相讓,在車來車往的馬路上滾作一團,場麵十分混亂。其實,整個事件的始作俑者是我們乘坐的這輛公交車!是這個不良司機製造了這起不該發生的事故!然而,他卻趁沒人注意,偷偷地開車走了。我們在車上回頭看時,那邊依然打得熱火朝天。後來,有乘客說,本來小夥子直奔我們的公交車而來,是要找這個司機算賬的,結果被汽車司機打了一拳,雙方才互毆起來。
我剛畢業時在一家私營企業上班。我們總經理經常和下邊幾個主任發生齟齬。後來,董事長給總經理聘了一個助理。這個助理有五十多歲了,原來在政府部門任職,後來下海,經商失敗以後到處給人打工。如此的人生經曆自然造成了他的萎靡。這位助理的口頭禪是:“好好活著吧,多挺一天是一天。”就是這樣一個人,居然不到幾天就和主任們發生了混戰。原來,自從助理來了以後,總經理再也不直接發號施令了,而是讓助理去傳達,這些命令幾乎無一不觸及到那幾位主任的利益。幾位主任的想法是:你一個新來的助理,就敢為虎作倀,太不知天高地厚了!助理的想法是:我隻是正常傳達總經理的意見,根本不存在我個人的因素。我已經夠慘了,誰也別因為我是新來的就想欺負我,殺人不過頭點地,誰怕誰啊!一天,我看見一個主任在樓道裏大罵助理,助理拿起一個茶杯朝他頭上扔過去,頓時鮮血直流。後來,主任在醫院裏躺了好幾天,助理則灰溜溜地辭職了。他的人生履曆上大概又會增添了一個敗筆吧。
很多時候,發生衝突的雙方,其實都是可悲的受害者,像舞台上的木偶,被人操縱著。他們有的是不自覺的,比如摩托車手和汽車司機。他們隻對最直接傷害了自己的人說話,拳頭揮向離自己最近的人,而始作俑者,卻可以從容逃脫,甚至在旁邊看熱鬧;有的衝突雙方卻是自覺的。他們明明知道是誰在背後操縱,卻無法直接麵對他,比如主任和助理,他們通過互相攻擊來緩解自己的緊張和焦慮。
因此,有些時候,我們真的不該急於揮拳頭,而是應該想一想,到底,是誰惹了你?
傳染笑
從圖書館出來,看到一個母親領著一個八九歲的小女孩兒。女孩兒哈哈笑著,捂著嘴,似乎在克製自己的情緒。她長得很漂亮。母親也笑著,長發在風中飄逸。她們邊走邊笑。兩張燦爛的臉一下子引燃了整條街道。每個迎麵走來的人看到母女二人的表情,都忍不住笑一下。
原來笑也是可以傳染的。
那些笑過的人,走出很遠,臉上的笑紋還沒消失。
我也笑了,忘了自己剛才在思索什麼。現在,我隻沉浸在這笑意裏。
走過一條街,見兩個人在吵架,互相指著對方,憤怒地說著什麼。一個老年人,笑著,皺紋都綻開了,把他們拉開。吵架雙方,臉上表情很冷,但那冷被老人的笑一下一下地撞擊著,似乎冷下去也沒什麼意思了,慢慢地暖了起來。
我沒看到結局。但我想,隻要老人始終笑著,那兩個人的冷就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這樣一想,我也笑了。笑的火源,來自母女倆,來自老人。
我發自肺腑地笑著,像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團火種,盡量不讓它熄滅。我不知道它還能傳染給誰。
隻要我一路走下去,總會有人不小心被它擦亮,再照耀到別人。
這真是一件沒有成本的好事。
隻要有戰場
著名乒乓球國手王楠獲得了年度“最佳女運動員”的稱號,在頒獎晚會上,主持人現場采訪了王楠:“現在比你更年輕的運動員逐漸地湧現出來,你感覺到害怕了嗎?”“沒有。”“在正式的國際比賽中,把原來的小球改為大球,你有沒有感到過擔心?”“沒有。”“那麼,在乒乓球比賽中,你最害怕的是什麼?”王楠想了想,回答道:“那大概就是取消乒乓球比賽了。”
不愧是叱吒賽場的女中豪傑,她的這個答案更多的是源於對自身能力的確信。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美國富翁洛克菲勒。他曾經在一次聚會中對朋友們說:“如果把我全身衣服脫得精光,一無所有地扔到沙漠裏,隻要有一個駱駝隊從我身邊經過,我照樣能成為一個百萬富翁。”
所以,身處困境並不可怕。對於真正的勇者,他們的血液裏已經儲備了足夠的武器,哪怕是舍去所有的外在條件,隻要是戰場,他們就隨時可以衝天而起。關鍵是你自己夠不夠強大。
窮人的成本
姐妹三個,最大的14歲,最小的才7歲。在一次車禍中,她們的父母不幸喪生。隻剩下身體有病的爺爺帶著三個孫女一起生活。這年夏天,姐姐考上了縣裏的重點初中,但卻無錢就讀。這件事在當地一家報紙上披露後,女孩兒收到了500元錢的捐款。除去學費,還富餘出200元做生活費。
時間一晃就是6個月,要過春節了,姐姐回到家裏過年。爺爺愁眉苦臉地告訴她,你的兩個妹妹沒錢上學了。姐姐猶疑了一下,從兜裏掏出一張被揉搓得不像樣子的百元鈔票,遞到爺爺手中。爺爺問:“學校免你的費用了?”孫女搖頭。爺爺又問:“你偷別人錢了?”孫女還是搖頭。“那你是從哪裏來的這100元錢?”“就是人家捐的那些錢中剩的。”
也就是說,這個女孩子,半年的生活費隻用掉了100元。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捐款的那個人是我的一個朋友。這年年底,他應報社的要求,對受助者進行回訪,親眼目睹了這一幕。半年,100元。一個月平均16元錢,每天就是5毛錢,一天3頓飯,一頓飯……
我的朋友絞盡腦汁,無論怎麼算,也算不出這些錢是怎樣維持了這個孩子半年的生活。
那麼多城裏人在一擲千金。但是,就在離他們不遠的地方,有個未成年的孩子卻在以我們想象不出的方式計算著自己的生活。而我,一個業餘寫寫字的文人,在講這個故事時實在不知道該提煉出什麼樣的主題,我的心裏很沉,很沉……
英雄不寂寞
世界上最優秀的籃球運動員邁克爾·喬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總是提到他的兩個隊友——皮蓬和羅德曼。時間久了,人們便懷疑他是否出於某種考慮才這樣說的。喬丹斷然否定:“不難在場下可以看到我和皮蓬的溝通,我們互相從對方的眼神、手勢和表情中獲得對方的意圖,於是我們傳、切、突破、得分。但是,如果我們失去了彼此間的溝通,那麼公牛隊的末日也就到了。”
長久以來,我們常常以為英雄都是寂寞的、懷才遇不到知音,並把它作為自己不能取得成功的借口。而現實是,真正的成功者都是會展示自己才華的人。他們不僅有專業天分,而且還能與他周圍的人取得默契並相互扶持,共同完善自我。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魯迅和許廣平、馬克思和恩格斯、伯牙和子期……試想,如果喬丹與公牛隊的任何一個隊員都能心心相傳,一應眾和,其結果會是怎樣的不可思議?
寂寞未必真豪傑,自古英雄不寂寞。
站立到永遠
在公共汽車上搶座位,與生活中其他方麵的競爭一樣,需要體力和智慧,而智慧尤其重要。當然,上車時要保持風度,若有老年人和孕婦、兒童在場,讓他們先上,不要擁擠。否則,即使得到一個座位,你也會如坐針氈,想想周圍那些鄙夷的目光吧。再說,很多人都站著,你站一會兒又能怎麼樣!關鍵是和這些身強力壯的站著的人比智慧。首先,你得判斷誰可能要下車。其次,站到他的旁邊去,並悄悄擠走其他競爭者。注意:小心判斷失誤。有些坐著的人,把打開的包關上,然後左顧右盼,你以為他要下車了,其實,他隻是想看看汽車開到哪個站點了;還有些人,一上車就不老實,左搖右晃,隨時做出下車的姿勢,其實他是對路程不熟悉,生怕坐過了頭,而實際上離他的目的地還早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