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合圍“希望”兵團(2 / 2)

如果我們全殲黃維兵團取得第二個大勝利,對於江北戰局將是有決定意義的勝利,而全殲邱、李、孫兵團的決戰勝利,對於全國戰局將有決定性意義。我們要有連續作戰克服任何艱難困苦的思想準備,不顧一切爭取決戰勝利的無敵氣概。必須針對戰役的決戰性及其連續性,善於抓緊時間,利用戰鬥間隙迅速整理組織,充實戰力,做好連續作戰的組織準備。加強一切作戰準備。各兵團之間,各部隊之間,要更注意密切協同,要注意步炮協同,以我們的團結一致和協同動作,取得徹底殲滅當麵敵人的勝利。我們的口號是“:活捉黃維,活捉邱清泉、李彌、孫元良,為全殲當麵敵人而戰!”

華東野戰軍在查明敵人動向後,立即指揮各縱隊於30日夜和12月1日展開尾追、平行追擊與迂回截擊。命令渤海縱隊經大許家、宿羊山地區沿隴海路西進,不久進駐徐州,擔任警備任務;命令謝振華第十二、葉飛第一、陶勇第四共3個縱隊分由潘塘鎮、褚蘭、雙溝等地並列向徐州、蕭縣間尾敵追擊;命令聶鳳智第九、張仁初第八、孫繼先第三、錢鈞魯中南共4個縱隊分別由城陽、桃山集、路疃向瓦子口、濉溪口作平行追擊;命令宋時輪第十縱隊由塘圩、滕海清第二、胡炳雲第十一縱隊由固鎮地區,分別向永城、渦陽、亳州方向急進,迂回攔擊。

2日,華東野戰軍迂回部隊進至大茴村和五戶張集一線,截斷了敵人向永城的逃路;追擊部隊已在蕭縣西南瓦子口、孟集地區追上敵人,並立即多路向敵開展猛攻。

杜聿明集團撤出徐州後,各部爭相逃命,人員車輛擁擠不堪,混亂異常,前進很困難。杜聿明不得不於12月2日停止在孟集、李石林、袁圩、洪河集地區進行整頓。杜聿明經調整部署,采取東西北三麵掩護,向東南逐次躍進突擊,企圖與黃維會合。華東野戰軍立即采取三麵突擊,一麵堵擊,以壓縮敵人。杜聿明4日給蔣介石的電報中稱:“部隊零散,無法應戰,故停止整頓一晚,三日繼續攻擊前進,則四麵皆敵,且戰且退,極為遲緩。”

4日拂曉,華東野戰軍將杜聿明集團全部合圍在陳官莊、青龍集、李石林地區。解放軍經過3天的勇猛追擊、堵截,共殲敵2萬人,俘敵1.4萬餘人。5日,杜聿明召集邱清泉、李彌、孫元良等研究突圍辦法,未向蔣介石報告即自行決定,當日黃昏各兵團同時各自向淮河以南突圍。但是,杜聿明懼怕突圍失敗,蔣介石怪罪下來,擔當不起,又取消自行突圍的決定。然而孫元良第十六兵團已搶先於當晚向西南突圍,其主力即被華東野戰軍張仁初第八縱隊和冀魯豫軍區、豫皖蘇軍區地方武裝分別殲滅於永城附近之黃瓦房、張老窩和亳縣地區,殘部縮回包圍圈內,孫元良率少數隨從人員化裝乘隙逃脫。

7日至10日,杜聿明數次組織其主力在坦克重炮掩護下,向東南方向突圍,未能得逞。傷亡不斷增加,陣地逐漸縮小,不得已調整部署,固守待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