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拖著疲乏的身子,夜半才回到馬莊兵團司令部。高參胡俊看黃維滿麵愁容,為讓他心情舒暢些,便有意笑嘻嘻地迎上前去:堆集可是個大吉之地啊,兵團在此駐紮、整頓之後,一定會一飛衝天,躍馬揚威,旗開得勝!”
黃維睜著昏昏欲睡的雙眼,大惑不解。“司令官,你可會拆字啊?”“這……”黃維冷冷地晃了晃腦袋。
胡俊極為認真地說:“司令官真的不必焦慮,曆來大將出師,每多講究地理征兆,據講,共黨毛澤東尤其重視這一套。就憑‘雙堆集’這3個字,我們就會逢凶化吉。”胡俊發覺黃維的臉色已由陰漸轉晴了,越發得意地繼續說:“從拆字格來看,‘雙堆集’堆者,十一佳也;集者,十八佳也!而雙呢?(當時漢字尚未簡化‘,雙’為繁體字‘雙’)佳又佳也!合起來,就是十一師佳,十八軍佳,豈不是上上大吉嗎!愚以為,此實為天意,絕非偶然之巧合!”
國民黨軍陳誠係統起家於第十一師、第十八軍,時人稱之為“土木係”(“土”字拆開是十一,“木”字拆開是十八),而黃維、胡璉皆發跡於第十一師、第十八軍,他二人皆先後擔任過第十一師師長、第十八軍軍長,黃維、胡璉皆是“土木係”的主要骨幹,故而黃維對胡俊這番話聽起來如沐春風,頓覺心曠神怡。他忍不住笑了,他雖不是虔誠的佛教徒,不十分信奉什麼神靈天佑、星相八卦,但胡俊神奇的拆字法,為他喚起“此役必勝”的信念,他相信他所帶領的第十二兵團的戰鬥力,特別是第十八軍,其建製完整,銳氣未衰。共軍沿途阻擊、衝擊也不過爾爾,況且他們沒有重火器,僅憑“人海戰術”,隻要一鼓作氣,拚個魚死網破,沒有突破不了的防線。
黃維頓時信心倍增,立即傳令各部:“休整一日,二十七日再全線向東出擊。”
有“戰略家”之稱的黃維,在不該猶豫的時候猶豫,不該決斷的時候決斷,他的“休整一日”之命令,終於給解放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和戰機。
日夜兼程、全速前進的中野大部隊和參戰的華野部隊,於次日皆開拔到預定地區布防,並向第十二兵團兩翼猛衝猛追,終於將黃維兵團合圍在方圓不到20裏的雙堆集、忠義集、王朱莊、馬家樓等地。黃維插翅難逃。這是淮海戰役第二個大包圍圈。
得知黃維被圍後,毛澤東極為振奮,他致電總前委說:“假如今二十八日(11月28日作者注)劉、陳、鄧能完全解決黃維兵團,粟、陳、張能包圍蚌埠以北之李延年、劉汝明諸部,並能於今後數日加以殲滅,則整個淮海戰役已起了決定性的變化。淮海戰役的第二階段即告結束。”“淮海戰役的第三階段是解決徐、蚌兩處之敵,奪取徐、蚌。在完全解決黃維及李、劉在蚌埠以北諸部之後,全軍須休整一個短時期,其時間依情況決定,大約須兩星期左右。然後以主力取徐州,以相當大的一部取蚌埠、浦口、合肥及淮南、江北、運西、巢東地區諸城,直迫長江。”當然,毛澤東也充分考慮了各種可能性,特別是可能遇到的困難,所以,他同時告誡劉伯承等,“用極大注意力對付黃維的最後掙紮,你們除使用華野的二縱、王張縱隊,十縱亦應迅速進入戰場,準備參加最後戰鬥,保證殲黃維的足夠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