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國運紀事(13)(3 / 3)

《清議報》刊發《兩江學政方案私議》一文。作為清末進步的開明派官僚之一,兩江總督劉坤一曾倡導教育近代化。與其設想相呼應,當時主持南京同文書院的東亞同文會的根津一預測,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各地將招聘大批日本教習顧問。日本東亞同文會會員遷武雄接受這種看法,執筆寫成《兩江學政方案私議》一文,向劉坤一陳述了如下的教育近代化方案:(一)總督衙門內宜設置總務、教育、圖書三局,組成兩江學務總局。各府縣衙門內亦應設學務局。(二)參酌日本學校製度及歐美諸國學校製度,製訂各學堂章程。(三)學務總局和各地學堂,創辦之初宜招聘外國教習顧問,以資學務之助。(四)中國教習宜先選拔“秀才”以上之道藝兼優之士任之,使之分批聽取外國教習講授。劉坤一接受了上述方案,要求日本政府寄贈詳細的學校製度組織大綱、學校規則、細則、學科課程表等,表示了正式引進日本近代學校製度的願望。

《庚子記事》成書。該書係仲芳氏著。日記體,分上、下冊,上冊名《庚子五月義和團進京逐日見聞紀略》,記述了義和團運動時的北京情況;下冊名《洋兵進京逐日見聞紀略》,記述了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後燒、殺、搶、掠的殘暴罪行。所記多為親身見聞,較其他史料記載為詳,是研究北京義和團運動的重要資料。

匈牙利人李恩斯從香港運送兩輛汽車抵達上海,這是上海首次出現汽車,以至於工部局不知將汽車放入現有車中的哪一類中納稅。

至本月末,英商上海自來水公司有用戶25386家,為開辦以來之最高峰。

湖南巡撫鬆壽奏準,開辟湘潭為通商口岸。

法商在漢口設立東方彙理銀行,是為法商在漢開設之第一家銀行。

英國取得開平煤礦所有權,改名為開平礦務公司。

中國決定參加1903年在美國舉行的賽珍會(博覽會)。

英華再度來到上海,經汪康年介紹,聘定方守六為《大公報》首任主筆。

本年。中國人口統計為426447325。

中國統計出口貨值銀158996752兩,進口貨值銀211070422兩,入超52073670兩。

《中西武備新書》成書。該書係湖北譯書堂編輯,湖北武備學堂刊印。為彙輯性軍事著作,內含兵書7種:日本石井忠利的《戰法學》、湘軍將領王鑫的《練勇芻言》、馮國士的《操練洋槍淺言》、葛道殷的《用炮要言》、德國來春石泰的《借箸籌防論略》、《炮概淺說》,德國康貝的《西洋練兵新書》等。

《蒙學課本》及《天文歌略》等多種童蒙書籍出版。

《教育世界》發表王國維譯著《教育學》和《教育學教科書》,並節譯西方教育名著——盧梭的《愛彌兒》和裴斯泰洛齊的《資伉儷》。

港英政府出版的《政府年報》開始刊登輸入貨物的估計數字。而輸出貨物因為都是轉口,所以不登《政府年報》。本年輸入物品有:煤91萬噸,米62萬噸,糖24萬噸,煤油15萬噸,麵粉14萬噸,鴉片2.8萬噸,其他貨物近130萬噸,合計350萬噸。

英國政府再次要求港英政府增加對駐港英軍費用的負擔,從過去占香港總收入的17.5%提高到20%。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成立。

中國近代拚音文字提倡者王照代表作《官話合音字母》在日本東京出版。

以英、美、法、德四國銀行借款方式開始修築粵漢鐵路,1936年建成。

山西永濟、陽曲等43廳州縣於夏秋分別遭受旱、雹、水災。

山西各地吸食鴉片之風日盛,太穀縣城無一戶不備鴉片煙以待客。

今年上海港入港船舶為4182艘,噸位為5395925噸,離港為5385260噸,均為開埠以來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