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4)(2 / 2)

楊家嶺舊址現開放有中央大禮堂,中央辦公廳,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同誌舊居。其中,周恩來、劉少奇舊居有圖片展,有毛澤東和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談話的石桌,毛澤東種過的菜地,還有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舊址,中央辦公廳、“七大”休息廳舊址將逐步開放。

1959年對外開放以來,楊家嶺革命舊址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資源,運用形式多樣的講解手段,多層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講一段革命曆史、唱一首革命歌曲、跳一段具有黃土風情的舞蹈,使每一位遊客在講解中聆聽曆史、在互動中重溫曆史、在現實中感悟曆史。

中共中央書記處駐地——棗園革命舊址

棗園革命舊址是新中國成立後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96年被列入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2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4A級旅遊景區。

舊址位於延安城西北方向15華裏處,占地80餘畝,是中共中央書記處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的所在地。園內各種樹木上千株,春花夏蔭,秋實冬銀,風景秀麗。

中共中央書記處在此居住期間,繼續領導了全黨的整風運動和解放K的大生產運動,籌備了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領導全國軍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又繼續領導全黨和全閏軍民為爭取和平民主、和平建五大書記離窀國,同國民黨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為粉碎國民黨發動的全麵內戰做了充分準備。毛澤東在此居住期間,寫下了《學習和時局》、《為人民服務》、《愚公移山》、《文化工作中的統一戰線》、《論聯合政府》、《對日寇的最後一戰》、《關於重慶談判》、《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等許多指導中國革命的重要文章,僅收人《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的就有29篇。中共中央書記處在此居住期間還發生了許多重大事件。1945年8月,毛澤東、周恩來從這裏啟程,赴重慶談判。1944年9月8日,毛澤東在棗園西山腳下出席了張思德同誌的追悼大會,親筆題寫挽詞:“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誌致敬!”並發表了《為人民服務》重要講話。

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進占延安後,這裏的大部分建築物遭到破壞,全國解放後,舊址按原樣進行了修複。現對外開放的景點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任弼時、張聞天、彭德懷等領導人舊居、中共中央書記處小禮堂、中共中央書記處機要室、行政辦、作戰研究室,棗園外西山腳下的為人民服務講話台紀念廣場和社會部及2010年9月1日接管並正式開放的軍委三局舊址。

近幾年,棗園革命舊址在革命文物的保護、研究、展示、宣傳等方麵做了大量T.作,成為融收藏、研究、宣傳於一體的革命舊址。2005年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護、陳列展示得到進一步完善,舊址麵貌煥然一新。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延安站在棗園舊址舉行了聖火傳遞起跑儀式。棗園舊址每年接待觀眾達60多萬人次,已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實事求是——中共中央黨校延安舊址

中共中央黨校延安舊址位於延安市城東橋兒溝和城北小溝坪。它為我黨培養了一大批黨政軍高級幹部,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偉大的貢獻。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將該舊址歸人於1961年3月4日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延安革命遺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