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高祖本紀(2 / 2)

十二年十月,高祖在會甀打敗了黥布的軍隊,黥布逃走後,高祖令其他將領繼續追擊他。高祖撤軍,在回京途中,他路過沛縣時停下來待了幾天。高祖在沛宮擺酒宴,把老朋友和父老鄉親都請來縱情開懷地暢飲。找到一百二十名沛中兒童,教他們唱歌。酒興正濃之時,高祖自己敲擊著築琴,唱起自己寫的歌:“大風席卷起來啊雲彩飛揚,聲威傳遍海內啊回到故鄉,怎樣能得到勇士啊守衛四方!”他讓孩子們跟著學唱。高祖又跳起舞來,情緒激動而內心感傷,流下行行熱淚來。高祖對沛縣的父老鄉親們說:“遠遊的赤子總是在思念著故鄉。盡管我建都關中,但是將來等我死後,我的魂魄還是會喜歡和思念沛縣。況且我一開始就是以沛公的身份來起兵征討暴逆,終於取得了天下,我要將沛縣當作我的湯沐邑,並免除沛縣百姓的賦稅徭役,讓你們世世代代不必納稅和服役。”沛縣的父老鄉親及親戚朋友天天暢快飲酒,談起往事來取笑作樂。十多天之後,高祖想離去了,沛縣父老堅決要留高祖多待幾日。高祖說:“我的隨從人馬太多,父兄們供養不起。”於是他離開沛縣。這天,沛縣全城百姓都趕到城西來敬獻酒食給高祖。高祖又留下來,搭起帳篷來痛飲了三天。沛縣父老都叩頭請求道:“沛縣有幸能夠免除賦稅和徭役,然而豐邑卻沒有得到免除,希望陛下您也可憐可憐他們。”高祖說道:“豐邑是我生長的地方,是我最不能忘的地方,隻是因為當初豐邑人在雍齒的帶領下背叛我而幫助魏王,我才這樣做的。”沛縣父老仍舊堅決地請求高祖,高祖才答應也免除豐邑的賦稅和徭役,與沛縣一樣。

太史公說:夏朝的政治忠厚質樸。忠厚質樸的弊端就在於使得百姓們粗野少禮,所以殷朝代之以威嚴恭敬。而威嚴恭敬的弊端是使得百姓們迷信鬼神,所以周朝代之以講究禮儀。講究禮儀的弊端是使得百姓們不誠懇。而要救治不誠懇的弊病,就莫過於提倡忠厚質樸。由此看來,夏、殷、周三代開國君王的治國之道好像是循環往複,終而複始。到了周朝至秦朝之間,可以說其弊端就在於過於破壞禮儀了。秦朝的政治不但沒有加以改變,反而加重刑法,這難道不荒謬嗎?所以漢朝的興起,承繼了秦朝殘敗的政局卻加以改變,使老百姓不至於感到倦怠,這是符合上天的規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