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項羽本紀(2)(2 / 3)

就是在這時,彭越多次在梁地反楚,絕斷了楚軍的糧草,項王為此而深感憂慮,他就做了一張高腿幾案,把漢王的父親太公放在上麵,告訴漢王:“現在你不趕快投降,我就把你的父親太公煮了。”漢王說:“我曾和你一起以臣子的身份麵向北接受了懷王的命令,我們‘相約結為兄弟’,如此說來,我的父親也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你非要煮了你的父親,那麼希望你可以分我一杯肉湯喝。”項王發怒,要把太公殺了。項伯說:“天下大事還沒有定論,再說要奪取天下的人是不會顧及家庭的,即使殺了他的父親也沒什麼好處,隻會增添禍患罷了。”項王就聽從了項伯的勸告。

楚、漢兩軍長久相持,成敗未決。年輕人苦於長期前線行軍打仗,老弱者也疲於後勤水陸運輸。項王對漢王說:“天下紛亂的局麵已經有好幾年了,都是因為我們二人的緣故。我希望能與漢王挑戰,讓我們決一雌雄,再不要白白折磨天下百姓老小了。”漢王笑著回絕道:“我寧願鬥智,絕不鬥力。”項王命令勇士出營挑戰,漢軍中有一個善於騎射的人叫樓煩,楚國的勇士挑戰了他好幾次,他們都被樓煩射殺了。項王大怒,於是披甲持戟親自出營挑戰樓煩。樓煩正要向他射箭,項王瞪著眼睛朝他大吼一聲,樓煩嚇得不敢正視項王,兩手拿不起弓箭,於是轉身逃回軍營,不敢再出來。漢王暗中派人打聽,才知道原來挑戰的人是項王。漢王大吃一驚。此時項王向漢王靠近,兩人隔著廣武澗對話。漢王一樁一樁地數落了項王的罪狀,項王非常憤怒,要與漢王決一死戰。漢王不聽,而項王埋伏下的弓箭手將漢王射傷了。漢王受傷後,跑回成皋。

那時侯,漢軍人馬眾多,糧草充足,而項王的人馬疲憊,糧草告絕。漢王派陸賈去遊說項王,希望他將太公放回來,項王沒有答應。漢王又派侯公去遊說項王,項王這才與漢王訂立平分天下的盟約,約定鴻溝以西的地區歸漢,而鴻溝以東的地區歸楚。項王答應了這個條件之後,當即放回了漢王的家屬。漢軍官兵都高呼萬歲。於是漢王封侯公為平國君,躲起來不肯再與他見麵。漢王說:“此人是善辯之士,他在哪國,就會使哪國傾覆,所以給他一個平國君的稱號。”項王訂立盟約後,就撤退東歸了。

漢王也想撤退回西邊去,但是張良、陳平勸他道:“漢現在已經占據了大半個天下,諸侯又都歸附於您。楚軍已兵疲糧盡了,此時正是上天要亡楚的時候。不如趁此機會把楚軍消滅。倘若現在您放走項羽,就是所謂‘養虎而給自己留下禍患’。”於是漢王聽從了他們的建議。

漢高祖五年,漢王追擊項王一直追到陽夏以南,讓軍隊駐紮在那裏,並同淮陰侯韓信和建成侯彭越約好會合的日期,共同進攻楚軍。漢軍到達固陵後,韓信、彭越的軍隊卻沒來會合。楚軍攻打漢軍,漢軍大敗。漢王又逃回軍營,深挖壕溝堅守。漢王問張良道:“諸侯不遵守約定,這該如何是好?”張良答道:“楚軍就快被打垮了,而韓信和彭越還沒有分得封地,所以,他們不來是可以理解的。大王如果能與他們共分天下,他們就能立刻前來增援。如果您不能,形勢就難以預料了。大王如果將陳縣以東至海濱一帶的地區都分封給韓信,將睢陽以北至穀城的地區分封給彭越;讓他們各自為自己的利益而戰,則楚軍就容易打敗了。”漢王說:“好。”於是就派使者告訴韓信、彭越:“隻要你們與漢王合力攻打楚軍,打敗楚軍之後,自陳縣往東至海濱一帶的地區分封給齊王,自睢陽以北至穀城的地區分封給彭相國。”使者到後,韓信、彭越都對他說:“我們立即就帶兵出發。”於是韓信從齊國出發,劉賈的軍隊從壽春與他同時出發,屠殺了城父,到了垓下。大司馬周殷背叛項王,以舒縣的兵力屠滅了六縣,帶領九江的軍隊,隨同劉賈、彭越會師垓下,直逼項王。

項王的軍隊在垓下修築了軍營,兵少糧盡,漢軍及諸侯各軍將他們重重包圍。到了深夜,能聽到漢軍在四麵八方唱著楚地的歌,項王大驚道:“難道漢軍已經完全取得了楚地?為什麼有這麼多楚國人呢?”項王就連夜起來飲酒於帳中。有一位美人名虞,由於得寵,所以經常跟隨在項王身邊;有一匹駿馬名騅,是項王經常騎的坐騎。此刻,項王不禁自己慷慨地作詩吟唱道:“力量能撼動山脈啊,英雄的氣概舉世無雙,時與運都不濟呀,騅馬不再往前奔跑!騅馬不往前奔跑啊,可如何是好,虞姬呀虞姬,怎樣安排你才妥善?”項王唱了幾遍歌詞,美人虞姬在一旁伴唱。項王的眼淚一道道流下來,左右隨從也都跟著落淚,沒有一個人忍心抬頭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