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秦始皇本紀(2 / 2)

三十四年,秦始皇在鹹陽宮擺酒宴,有七十位博士上前敬酒。仆射周青臣走上前去頌揚道:“從前秦國的土地不過才千裏罷了,全仰仗陛下您的神靈明聖,才能平定天下,驅逐蠻夷,凡是日月能照耀到的地方的百姓,沒有不臣服於您的。您把諸侯國改為郡縣,使人人都安居樂業,沒有戰爭的禍患,功業則可以萬代相傳。自上古至今無人能與陛下您的威德相比。”始皇聽後十分高興。博士齊人淳於越上前進言:“臣聽說殷朝、周朝的君王統治天下一千多年,他們分封子弟功臣,用以輔佐自己。如今陛下您擁有天下,而您的子弟卻是平民老百姓,一旦出現像齊國田常、晉國六卿之類的臣子,您沒有輔佐之人,靠誰來救援呢?凡是辦事不效法古人而能長久的,我還沒有聽說過。剛剛周青臣又當麵對您阿諛奉承,以加重陛下的過失,他不是一個忠臣。”

始皇讓群臣議論他的建議。丞相李斯說道:“五帝的製度沒有一代重複一代,而夏、商、周的製度也沒有一代因襲一代,都是各自憑著各自的製度來治理,並不是他們故意要彼此不同,而是由於時代不一樣了,情況也就不同了。現在陛下您開創了大業,建立了萬世不朽的功業,這本就不是愚笨的儒生所能理解的。更何況淳於越說的是夏、商、周三代的舊事,哪裏值得效法呢?從前諸侯紛爭並起,所以才重金招攬遊說之士。現在天下太平,法令統一了,百姓在家就努力從事農工生產,讀書人就學習法令刑禁。如今儒生們不以今人為師,卻要效法古人,還以此來非議當世,惑亂民心。臣丞相李斯冒死進言:古代天下散亂,沒有人能統一它,所以諸侯並起,都是在稱讚古人,非難當今,粉飾虛言,混淆真假,人人隻欣賞自己私下所學的知識,而非議朝廷所建立的製度。如今皇帝已統一天下,辨別是非黑白都取決於至尊皇帝一人。可是私學卻群起非議法令,使得人們一聽說有命令下達,就根據各自所學加以議論,入朝時就在心裏暗自指責,出朝後就去街巷議論,浮言欺主以謀求名利,標新立異以抬高自己,率領民眾製造謠言。這樣如果還不禁止,那麼在上君主的威勢就會下降,在下黨羽的勢力就會形成。臣以為應該禁止這些。我請求讓史官將不是寫秦國曆史的曆史典籍全部焚毀。除了博士官所掌管的之外,天下有敢收藏《詩》、《書》、諸子百家著作的,全都交到地方官那裏一起燒掉。敢聚在一塊兒議論《詩》、《書》的就處死,借古論今的滿門抄斬。官吏如果知情而不舉報的,以同罪論處。下達命令達三十天仍不燒書的,處以黥刑,並發配去築城四年。不必燒毀的,是醫藥、占卜、種樹之類的書。如若有人想學習法令,就向官吏學習。”秦始皇下令道:“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