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2 / 3)

董卓大吃一驚,急忙召集眾將商議對策。這時,溫侯呂布挺身而出,說道:“父親不必擔憂。關外的那些諸侯,在我呂布眼裏就如同草芥一般。我願意率領一支如虎狼般的軍隊,將他們的首級全部斬下,懸掛在都城的城門上。”董卓大喜,說道:“我有奉先你,就可以高枕無憂了!”話還沒說完,呂布背後有一人高聲說道:“‘殺雞焉用牛刀?’不勞溫侯親自前往。我去斬殺那些諸侯的首級,就如同伸手到口袋裏取東西一樣容易。”

董卓一看,隻見此人身高九尺,虎背狼腰,長著豹頭猿臂,是關西人,名叫華雄。董卓聽了很高興,當即加封華雄為驍騎校尉,調撥了五萬馬步軍,讓他與李肅、胡軫、趙岑連夜趕赴汜水關迎敵。 在眾諸侯中,濟北相鮑信心裏盤算著,孫堅既然已經擔任了前部先鋒,他擔心孫堅會搶了頭功。於是,他暗中派自己的弟弟鮑忠,先帶領三千馬步軍,抄小路直奔汜水關下挑戰。華雄聽到消息後,率領五百鐵騎飛奔出關,大聲喝道:“賊將休走!”鮑忠見狀,急忙想要後退,卻被華雄手起刀落,斬於馬下,鮑忠的軍隊被生擒的將校極多。

華雄派人將鮑忠的首級送到相府報捷,董卓大喜,又加封華雄為都督。 再說孫堅帶著四位將領來到關前。這四位將領分別是:第一個是右北平土垠人,姓程名普,字德謀,使一條鐵脊蛇矛;第二個是零陵人,姓黃名蓋,字公覆,使鐵鞭;第三個是遼西令支人,姓韓名當,字義公,使一口大刀;第四個是吳郡富春人,姓祖名茂,字大榮,使雙刀。孫堅身披爛銀鎧甲,頭戴紅色頭巾,橫著古錠刀,騎著花鬃馬,指著關上大罵道:“助紂為虐的匹夫,為何還不早早投降!”華雄的副將胡軫率領五千兵馬出關迎戰。

程普騎著馬,挺矛直取胡軫。兩人沒交戰幾個回合,程普便刺中了胡軫的咽喉,胡軫死於馬下。孫堅趁機揮軍直殺至關前,然而關上的敵軍射出的箭矢和扔下的石塊如同雨點般密集,孫堅隻好帶兵退回到梁東屯紮下來,派人到袁紹處報捷,同時到袁術處催要糧草。 有人對袁術說:“孫堅乃是江東猛虎。如果他打破洛陽,殺了董卓,那可就是除掉了狼卻引來了虎啊。如今我們不給他糧草,他的軍隊必然會自行潰散。”

袁術聽了覺得有理,便不再給孫堅發放糧草。孫堅的軍隊因為缺糧,軍中開始出現混亂。這些情況被奸細報告到了關上。李肅為華雄出謀劃策說:“今夜我帶領一支軍隊從小路出關,襲擊孫堅的寨後,將軍您攻打他的前寨,這樣孫堅就可以被我們擒獲了。”華雄聽從了他的建議,傳令讓軍士們吃飽飯,趁著夜色出關。 這天夜裏,月色皎潔,微風清爽。華雄和李肅的軍隊到達孫堅的營寨時,已經是半夜了。

他們擂鼓呐喊,徑直衝進營寨。孫堅慌忙披掛整齊,上馬迎敵,正好遇到華雄。兩人騎馬交鋒,沒打幾個回合,後麵李肅的軍隊也到了,一時間四處燃起大火,孫堅的軍隊頓時大亂。眾將各自為戰,陷入混戰之中,隻有祖茂緊緊跟隨著孫堅,突圍而逃。華雄在後麵緊追不舍,孫堅取出弓箭,連射兩箭,都被華雄躲過。當他再射第三箭時,由於用力過猛,竟然把鵲畫弓拽折了,隻好扔掉弓箭,縱馬狂奔。祖茂說:“主公,您頭上的紅頭巾太顯眼,容易被敵人認出,您把紅頭巾給我戴上吧。”

孫堅便脫下紅頭巾,與祖茂交換了頭盔,兩人分兩路逃跑。華雄的軍隊隻朝著戴紅頭巾的人追趕,孫堅這才從小路逃脫。 祖茂被華雄追得急迫,他看到路邊有一戶人家,庭院裏有一根燒不盡的柱子,便把紅頭巾掛在上麵,自己則躲進了樹林裏。華雄的軍隊在月光下遠遠地看到紅頭巾,便將那地方四麵圍住,卻不敢輕易靠近。他們用箭射過去,這才發現是個計策,於是上前取走了紅頭巾。這時,祖茂從樹林後麵衝了出來,揮舞著雙刀,想要劈向華雄。華雄大喝一聲,一刀將祖茂砍於馬下。一直廝殺到天亮,華雄才帶領軍隊回到關上。

程普、黃蓋、韓當等人都來找到了孫堅,他們重新收拾好軍馬,屯紮下來。孫堅因為折損了祖茂,心中傷感不已,連夜派人將此事告知袁紹。袁紹大驚道:“沒想到孫文台竟然敗在了華雄的手裏!”於是,他召集眾諸侯商議對策。眾人都到齊了,隻有公孫瓚來得稍微晚了一些,袁紹請他入帳就座。袁紹說:“前些日子,鮑將軍的弟弟不聽從調遣,擅自進兵,結果丟了性命,還折損了許多軍士。

如今孫文台又敗在了華雄手中。我們的銳氣受挫,這可怎麼辦才好?”眾諸侯聽了,都沉默不語。 袁紹舉目環顧四周,看到公孫瓚背後站著三個人,他們容貌不凡,都在那裏冷笑。袁紹問道:“公孫太守背後的是什麼人?”公孫瓚把劉備叫了出來,說:“這是我自幼一起讀書的兄弟,平原令劉備。”曹操問道:“莫非是那個破黃巾的劉玄德?”公孫瓚說:“正是。”於是,公孫瓚讓劉備上前拜見眾人。

公孫瓚將劉備的功勞以及他的出身,詳細地說了一遍。袁紹說:“既然是漢室宗親,給你安排個座位。”便讓人給劉備安排座位,劉備謙遜地表示感謝。袁紹又說:“我不是敬重你的官職爵位,而是敬重你是皇室的後裔。”劉備於是坐在了末位,關羽和張飛則拱手侍立在他身後。

忽然,探子慌慌張張地跑來報告:“華雄帶著鐵騎下關了,他用長竿挑著孫太守的紅頭巾,在咱們營寨前破口大罵,叫我們出兵迎戰呢!”袁紹一聽,趕忙問道:“誰敢去應戰?”袁術背後突然走出一位勇猛的將領,名叫俞涉,他大聲說道:“小將願意前往!”袁紹心中一喜,馬上派俞涉出戰。沒過多久,就有人來報:“俞涉和華雄沒打幾個回合,就被華雄斬殺了。”眾人聽後,都大吃一驚。 這時,太守韓馥站出來說:“我有一員上將潘鳳,定能斬殺華雄。”袁紹急忙下令讓潘鳳出戰。潘鳳手提大斧,飛身上馬。可沒過多長時間,又有飛馬傳來消息:“潘鳳也被華雄斬了!”

眾人臉色驟變,一片驚慌。袁紹不禁歎道:“可惜我的上將顏良、文醜還沒到!要是有一人在此,何懼華雄!” 袁紹話還沒說完,台階下突然有一個人大聲喊道:“小將願意去斬下華雄的頭顱,獻到帳下!”眾人循聲望去,隻見此人身高九尺,胡須有二尺多長,生著丹鳳眼、臥蠶眉,麵色如同重棗一般紅潤,聲音洪亮如巨鍾,威風凜凜地站在帳前。袁紹忙問他是誰,公孫瓚回答說:“這是劉玄德的弟弟關羽。”袁紹又問關羽現在擔任什麼職務,公孫瓚說:“他跟隨劉玄德,是個馬弓手。” 帳上的袁術一聽,頓時大聲怒喝:“你是欺負我們眾諸侯沒有大將嗎?

一個小小的弓手,竟敢在這裏胡言亂語!給我趕出去!”曹操急忙製止道:“公路,息怒。此人既然敢說出這樣的大話,必定有勇有謀,不妨讓他出戰試試,如果他不勝,再責備也不遲。”袁紹卻擔憂地說:“派一個弓手出戰,肯定會被華雄嘲笑的。”曹操說:“此人儀表不凡,華雄怎麼會知道他是弓手呢?”關羽自信地說:“如果我不能取勝,請斬下我的頭顱。”曹操讓人斟滿一杯熱酒,遞給關羽,讓他喝了再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