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節 不同,結盟組勢(2 / 2)

靖樂王的三個舅舅可是久經天朝政壇風雲,從內心深處都不會相信光靠光明正大就能夠登上皇位,挽救搖搖欲墜的天朝。

所以是基本上在沒來靖樂王府之前,就已經將手頭能夠用的資源初步盤點了一下,明裏暗裏都已經做了相當的準備。

再看到靖樂王已經將外公送來的人手,全部安排出去建立暗中勢力了,三人這心中可是滿意到了極點,真是天生的王者啊,由此看來靖樂王心中可是完全就明白了爭嫡最需要的是什麼,明麵上低調,暗中動作才是王道。

隻有別人看不到的才能稱之為底牌,才是出奇製勝的殺手鐧,這十來年的書是沒有白讀,更沒有把腦子給讀壞了,融會貫通說的就是這樣,看來自己三人實在是不用再教導什麼了,最多是多提供一些經驗罷了。

心中正得意呐,不想這第二步拉攏同盟組建勢力這樣的事情,好家夥,自己三人一個不留意,就被自己這個外甥給圈了進去,這不是外甥打燈籠—照舊(舅)嗎。

嘿嘿,照舊也就算了吧,可是你孬好有點新意好不好啊?你了連找的借口可都是一模一樣的。

啊,這個,外甥剛剛封王,不熟悉外麵的世界,人麵不廣識人不多,似這等招收人才,建府立衙的事情,暫時不適合接手,交給自己三人省的誤時、費力、耽誤事情。

與其自己在那裏慢慢的拉關係找人,不如交給人頭地頭都熟的三位舅舅來得更合適一些。

直氣的人是想瞪眼,可是看著眼前這個毫無慚色一臉賴皮相的堂堂靖樂王爺千歲,在那裏耍著賴皮的作怪樣子,又實在是氣不起來發不起來脾氣。

甚至是還有一種都像被他給氣笑了的衝動。

可是氣歸氣,笑歸笑,罵歸罵,有些事情還是要給靖樂王說清楚的,剛才感覺靖樂王已經是能夠獨當一麵了,可是從剛才那一番話看起來,還是有些閱曆不夠,一些為人處事還是有不少的欠缺的,還需要曆練磨練,才能夠真正的挑起大梁啊。

這拉攏盟友組建勢力這樣的事情,可是和立府建衙是有著根本性區別的事情啊!

按照天朝開國皇帝頒布的鐵律,凡是能夠通過成人曆練加封王爺的皇子,除了能夠獲得封地和實質性的職務之外,最大的恩賜就是可以開府建衙組建爭嫡勢力,加入到皇位的爭奪之中。並且是不論正出嫡出的。

對於開府建衙這一塊,更是有著特別明確的規定,開府建衙屬於王府的內務,人員一旦是被靖樂王納用,就是要誓死效命於靖樂王爺本身了,在官麵上的叫法就是所謂的“家臣”。

對於這些家臣來說,靖樂王可是擁有著相當大的控製力的,職務的升、降、罷免。逐出不用可是都是靖樂王一個人說了算了,就連皇帝陛下都是沒有權利幹涉的。

甚至是一旦發現背叛、出賣等這樣的大罪,一經查出,不管是否核實,隻要是靖樂王願意,都是可以隨時有權利要了這些人的性命的啊。

不客氣的說,這些家臣就是已經賣身於靖樂王了,這樣一來,事情就好辦了。

所以由自己三人代靖樂王物色,篩選,排查,直到最後的選定職位,都是可以的。

隻要到了最後由靖樂王挨著進行接見以示重視,並且進行任命,最多再進行一段時間的的暗中排查,就可以放心大膽的說已經是開府建衙了。

但是這拉攏同盟組建勢力這樣的事情,可是與開府建衙是有著很大的不同和區別的啊,

可不是隨隨便便的拉上幾個人或者官員,就算是將同盟建立起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