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的閱讀群中,隻有千分之一的婦女和十分之一的男子。可是改革者充滿激情地走在教育前線。他們有一個簡化字提議,由文字專家造出三千個簡化漢字,之後讓各地學校教人民來認字。他們還倡議北京的相關官員發布了人們關注的消息,地方就將這些消息搬上報紙,用簡化字示眾,每個人都訂閱這種報紙,這種字很快就會流行起來。雖然,這是不能實現的事,但改革者意識到了禍害中國的是利己主義。
我們必須要提出一下,改變中國的舊基礎會產生一個重大問題,那就是明天的道德從哪裏來?中國舊式教育強調倫理道德的重要性,如今新式教育有一種趨勢,就是道德指引被忽視了。在舊式教育中,人們稱孔子是聖人,對他百般敬仰。如今的年輕人卻嘲諷孔子是一個沒坐過火車,沒用過電話,沒發過電報,不知道科學的老夫子。其他的聖人也有格言曾經影響無數代人們的行為處事,在當今新式教育中也被拋棄了。國家富強是如今中國人的理想。他們注重西方科學,是因為他們認為西方的富強靠的就是科學的力量。事實上,西方也有潛在的道德基礎,中國人沒有考慮到這一點。他們隻會將科學用於生產製造,而忽略道德建設,這反而不會讓中國強大起來,會給中國帶來災害。
中國二十一所教會大學主要由美國人創辦的,在此種危機麵前,它們能培養出偉大的政治家。政府大學在組織、管理、人員、課程和紀律方麵,比大部分教會大學要差得多。教會大學在工作中所用的教育方法是很科學的,它們輸入了西方理想的體育運動、整潔的生活、個人堅強及效率運用,它們以極為尊敬的心情學習研究孔子倫理,也提出了基督教關於生活的看法。這是中國人所不知道的。從這裏畢業的學生都具有崇高的理想,即使他們大部分不是基督教徒。這些教會大學被中國的知識階層越來越清晰地認識。雖然教會大學收費很高,但是他們為了把子女送到教會大學就讀,寧願搭上自己的養老金。
可以這麼說,這些教會大學得到了富裕的中國人的幫助。美國的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和其他幾十所用基督經費創辦的大學,它們的真正價值在於培養牧師,通過牧師以進一步提高美國教育。而中國教會大學的真正價值在於進一步促進中國教育,如果中國人能認識到這一點,那麼更多的中國人會將子女送到教會大學讀書。在教會大學裏,學生能學習到基督教義、崇尚自由的思想,而非壓迫他人的動機。教會大學也在想方設法地進入政府教育製度領域。從教會大學出來的知識分子的思想水平比一般人高,它們也傳播著基督教的理想教義。教會大學讓中國人從道德危機中擺脫出來。
基督教成為羅馬的國教之前,耶穌已有了二百八十年的曆史。馬丁·路德推行新教改革,在最終永久地位確定之前,一百二十八年過去了。在新大陸發現之後,英國第一塊美洲殖民地建立之前,一百五十年流逝了。這些巨大、緩慢的曆史性運動會在全球發展著並達到頂點,這沒有人能體會得到。
世界進程如今已經縮短了,曆史也正速度發展。中國四十年後是否能成功地改革,我們這一代還能見證。那時在中國一千三百個縣中都會出現電話、電影、公共衛生、棒球隊、女性解放。那時我們能看到四分之一的家庭正在複興,他們能坐在劇院前廳裏,觀看舞台上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