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西部的人文地理(3)(2 / 3)

有一座分路牆在兩條大路重疊的地方,看起來十分高大。大門就在牆的下方,跨過門就能到達另一條大路。牆上有著用來防禦的大炮,遊客們路過此地時,很容易地就能看見。整個城牆看起來如同一幅拱洞型的美麗圖畫。在頂部就是建立寺廟的地方。我們順著大道一直走,看到了雕刻過的石板整齊地排列在路旁,大概有二百英尺長。崇拜者到聖地參觀後,為了留下紀念,就在路旁樹立起了這樣的石板。一個絲綢商來自於遙遠的巢湖,在神像的麵前,一個和尚給予了他點燃的神香。本來這對他來說是件幸運的事,可是他的行為卻非常不慎重,最終他沒有懷著赤誠之心向神禱告。他認為,隻要給神多燒些香,神靈就會覺得他是一個好人,就會給予他幫助。

不管怎麼說,中國的和尚、道士都有很強的保護樹的意識。我們在山頂看到過一座寺廟,它周圍五十英裏都是大樹林,而整個山頂則是一片光禿禿的景象。在炎熱的陽光下,有茂密樹林包圍的寺廟與光禿禿的大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一大片樹林,由於在寺廟附近受到保護才沒有被砍伐。我們行走在高大的鬆樹下,不會覺得那麼酷熱幹燥了。

在中國的土地上,官員隻是一味地修新的大路,並且中國的道路修價很高,所以中國許多破爛的大路沒有人去修繕。我們走了許多大路,發現它們的地段不是被土堆掩埋了,就是被水淹沒了。可就是沒有人來修理它們。在四十天的旅行中,看到的大路都是破爛不堪的。苦力們背著沉重的行李,順著好的路段前行,可是走起來依舊很艱難。中國人很懂得感恩,一座大橋修好了,人們會在橋上刻上修建者的名字;一條大路修成了,人們會建立紀念碑向修建的人表示感謝。在中國,很多的大路是以地方官員或者慈善家的名字命名的,因為他們修建了一條完整的大路,這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很自豪的事。相反地,保養、維修現有大道的人卻隻是默默無聞。大路、橋梁經過風吹雨打,變得破破爛爛的,然而這時候,新的大路、新的橋梁又修建成了。中國的各個行政區需要有道路監察官員,讓他們負責地區大路和橋梁的修繕工作。由他們打造一支專門的修路隊,保養、維修現有的大路,保障道路暢通。而那些把修建道路橋梁作為晉升資本的官員,則不是大家所需要的。

我們發現離村子二百英尺遠的地方,人行道全不見了。一打聽,才明白道路上的石頭被村民們挖去,用來修豬圈或修建菜園圍牆了。道路被村民們破壞了,行走起來很艱難。很多貨運商路過此地,常常會滑倒在地。這裏的人把私人利益放在首位,所以道路是不會被修繕的。至於破爛的大路會給他人帶來什麼危害,他們是不會考慮的。在中國人的觀念中,私人權利就不是我的事,就跟我沒關係。私人權利對他們來說是神聖的,是他們都注重的。他們覺得公共權利是抽象的,也不會看重。有人請了大戲班在自己的房屋前唱戲。即便鑼鼓聲和唱腔聲相互交織,震耳欲聾,他的鄰居對此也是不會有異議的。鄰居會認為這是他自己的私人權利。鄰居街坊還能容忍殺人犯在自己眼皮底下逃走。他們覺得抓人可能會給自己帶來不利。

在旅行途中,居民對我們的態度幾乎都是很好的,我們唯一有一次被罵做是從外國來的魔鬼。我們沒把此事放在心上,隻當作是一個調皮小孩說的幼稚話。女傳教士們也曾遇到過這種情況,但七年中隻有一次。她們住在一起,在附近的鄉村傳教,從來沒有人幹擾和傷害過她們。女傳教士和教徒們都覺得很安全。與此不同的是,在大街上,有一個惡徒要被處死。他被綁在行刑架上,頭被繩子吊了起來,手臂捆在身後,腳尖正好能接觸到地麵,一會兒就死去了。行刑的場景是很恐怖的,人們看了感覺全身的血液仿佛停止了流動。中國的犯人們腳上戴著沉重的鐐銬,在木質囚籠裏站著,由官兵押解著去刑場。他們的下場不是被絞死就是被千刀萬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