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365天,有一天晚上是絕對不能睡覺的,那就是除夕晚上。除夕之夜,全家人吃完豐盛的年夜飯,就點起燈,圍著爐火閑聊,一起等候著辭舊迎新的激動時刻,這就是除夕守歲。守歲是一種傳統的過年習俗。你知道守歲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嗎?又是誰讓人們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不睡覺的呢?
關於守歲的起源,有兩個關鍵人物,一個是年獸,另一個就是可敬可愛的灶王奶奶。年獸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可是灶王奶奶的故事更有趣。灶王奶奶是玉皇大帝的小女兒,她善良賢惠,非常同情天下的窮人。更有趣的是,她偷偷地愛上了人間一個窮小夥兒,這個窮小夥兒是給別人燒火做飯的。玉帝知道這件事後氣得不得了,想:“你竟然喜歡一個窮小子,我就讓你知道和窮小子在一起生活的滋味。”就把她打下凡間。但王母娘娘心疼女兒,便向玉帝求情。玉帝才不情不願地給那個窮小夥兒封了個灶王的職位。於是,窮小夥兒就成了家家戶戶都喜歡的“灶王爺”,玉帝的小女兒自然就成了“灶王奶奶”。
灶王奶奶知道老百姓生活艱辛,就常常在回娘家探親時,從天上帶很多吃的、穿的和其他有用的東西回來,分給大家。玉帝本來就不喜歡窮女婿和小女兒,當他知道小女兒經常從天上往凡間帶東西時,就大動肝火,說:“以後隻準你們每年臘月二十三那一天回天宮一趟,其他時候不準再回來了!”
第二年,臨近年關,百姓們還是缺衣少食,有的甚至連鍋都揭不開了。灶王奶奶看在眼裏,難過在心裏。終於等到臘月二十三了,她準備回娘家帶點吃的給大家。可是自己家連一點麵星都沒有了,路上吃什麼呀?百姓知道後,就你一把我一把地湊了一些麵,烙了兩張餅,讓灶王奶奶帶上。
灶王奶奶來到天宮,向玉帝講述了人間的苦難。可是狠心的玉帝不僅不施以同情,還責怪女兒帶回一身窮酸氣,叫她當晚就回去。灶王奶奶氣得真想拔腿就走,可是轉念一想,不行啊,大家還等著我帶吃的回去呢。再說,不能便宜了這麼狠心的父親。正好這時王母娘娘來挽留她,於是灶王奶奶就順勢說:“我不走了,你不是說我有窮酸氣嗎,我明天紮把掃帚回去掃掃。”
於是,臘月二十四這天,灶王奶奶在紮掃帚。玉帝來催她快回去,她說:“催啥呢,馬上就要過年了,家裏沒豆腐,我明天還要做豆腐呢。”
臘月二十五這天,灶王奶奶在切豆腐,玉皇又來催了。她說:“催啥呢,沒肉吃,我明天還要割肉呢。”
臘月二十六這天,灶王奶奶剛割完肉,玉皇又來了。她說:“催啥呢,家裏窮得連隻雞都養不起,我明天還要殺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