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起贈官詞》說:“馳至金城郡,方思充國之忠;生入玉門關,竟負班超之望。”《李師顏贈官製》說:“青天上蜀道,久嚴分閫之權;黑水惟梁州,愴失安邊之傑。”《襄帥王宣贈官詞》說:“黃河如帶,莫申劉氏之盟,漢水為池,空墮羊公之淚。”王瀹為太常少卿,在朔日祭祀太廟時,忘記設象尊、犧尊,因而被降官。《降官詞》說:“犧象不設,已廢司彝之供;餼羊空存,殊乖告朔之禮。”《潼川神加封詞》說:“駕飛龍兮靈之斿,具嚴渙命;驅厲鬼兮山之左,終相此邦。”《青城山蠶叢氏封侯詞》說:“想青神侯國之封,自今以始;雖白帝公孫之盛,於我何加?”《陽山龍母詞》說:“居然生子,乘雲氣以為龍;惟爾有神,時雨暘而利物。”《魏丞相贈父詞》說:“大名之後必大,非此其身;和戎如樂之和,幸哉有子。”魏杞使金,助成“隆興和議”,不久得到朝廷重用。
《贈母詞》說:“藏盟府之國功,不殊魏絳;成外家之宅相,重見陽元。”《封妻薑氏詞》說:“筮仕於晉曰魏,方開門戶之祥;取妻必齊之薑,孰盛閨闈之美?”《虞丞相贈父詞》說:“活千人有封,非其身者在其子;德百世必祀,畸於人者侔於天。”又《周仁贈父詞》說:“有子能賢,高舉而集吳地;受予顯服,會同而朝漢京。”用的是東方朔《非有先生傳》中“高舉遠引,來集吳地”和《兩京賦》中“春王三朝,會同漢京”的典故。《獎諭吳挺詔》說:“忄牙外製將軍,方有成於東鄉;舟中皆敵國,應無慮於西河。”《梁丞相醴泉使兼
侍讀製》說:“珍台閑館,獨冠皋、伊之倫魁;廣廈細旃,尚論唐、虞之盛際。”又答詔說:“一言可以興邦,念為臣之不易;三宿而後出晝,勉為王而留行。”《王丞相進玉牒加恩製》說:“載籍之傳五三,壯太祖、太宗之立極;賢聖之君六七,耀永昭、永厚之詒謀。”
《批以旱得雨請禦殿》說:“念七月之間則旱,咎征已深;雖三日已往為霖,憂端未貰。”
餘不勝書。唯記得堂兄在泉州作幕僚時,淮東使者,與他是同門女婿,從京城發狀推薦他。
他答謝說:“襟袂相連,夙愧末親之孤陋;雲泥懸望,分無通貴之哀憐。”都用借用杜甫詩。其下句人人知道,上句乃摘自《贈李十五丈》中詩:“孤陋忝末親,等級敢比肩。人生意氣合,相與襟袂連。”此事正適合本文的題目,而與前麵《送韋書記》詩句,恰好可以相對而用,故一並記於此。以上隻適合傳示給子孫甥侄們玩味,不足為外人稱道。
唐賢啟狀
【原文】
故書中有唐賢啟狀一冊,皆泛泛緘題。其間標為獨孤常州及、劉信州太真、陸中丞長源、呂衡州溫者,各數十篇,亦無可傳誦。時人以其名士,故流行至今。獨孤有與第五相公書雲:“垂示送丘郎中兩詩,詞清興深,常情所不及。‘陰天聞斷雁,夜浦送歸人。’醲麗閑遠之外,文句窈窕淒惻,比頃來所示者,才又加等。但吟誦歎詠,大談於吳中文人耳。”又雲:“昨見送梁侍禦六韻,清麗妍雅,妙絕今時,掩映風騷,吟諷不足。”按第五琦乃聚斂之臣,不以文稱,而獨孤獎重之如此。觀表出十字,誠為佳句,乃知唐人工詩者多,不必專門名家而後可稱也。
【譯文】
舊書中有《唐賢啟狀》一冊,書的封端不齊。其中標有獨孤常州及、劉信州太真、陸中丞長源、呂衡州溫的標題,各數十篇,沒有值得傳誦的內容。當時人以為他們是名士,因此流傳至今。獨孤及有《與第五相公書》說:“承蒙垂示《送丘郎中》兩詩,詞清意深,一般人是寫不出來的。‘陰天聞斷雁,夜浦送歸人。’濃麗閑遠之外,文句窈窕淒惻,比最近所垂示給我的,文才又上了一層。不但自己吟誦歎詠,還與吳中文人廣為談賞。”又說:“昨日見到《送梁侍禦》六韻,清麗妍雅,妙絕一時,掩映《國風》、《離騷》,吟誦不足。”第五琦本是聚斂之臣,其文詞並不著名,而獨孤及崇獎重視到如此地步。而例出的十個字,確實可以算是佳句,從而知道唐代人精於詩的人很多,不必是專門名家的詩才可稱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