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遁遁苟存(1 / 3)

郫縣天星山,草蛇居。

千門中人不善戰,改頭換麵是看家本領。

但是,想要認出來,也不是沒有辦法。

因為要修行千門局,千門和普通修仙之人不同,很喜歡給人算命批卦。

而且,每次批卦,都會送不少人入輪回。

西遊之劫,開篇有位名叫袁守誠。

開卦攤設局引人皇下場,為西遊開路的這位袁守誠,就是千門中人。

當然,在千門中,袁守誠屬於正修。

“乾坤在握,運籌帷幄。

天罡數局,遮天化道!”

應威此時,也在升仙渡劫的關鍵時期。

關關難過關關過,事事為難事難為。

一路苦心修行,不知道經曆了多少艱辛過往,他應威,終於走到了渡劫升仙的這一步。

隻可惜,劫數在身,爭道劫來。

“苦也,為何劫數會是和一個修易數的爭道啊,真是麻煩!”

應威看向郫縣天星山草蛇居。

雖然有些不願意,但既然劫數確定了,那怎麼也得動手試試看。

在應威算到李海益的方位的同時,李海益也算到了應威的來曆。

“若是不知道千門,我還真不好算出你的底細,但是,你最大的底牌都被我知曉了,明暗之勢,自然改易。”

李海益一番掐算,內天地生滅不定,短短半炷香時間,內天地就生滅了萬次有餘。

各種可能性,一一被卜算出來。

應威的背景,也被李海益算了個幹幹淨淨。

“原來,是董先生的門徒啊!”

早年間,董仲舒推動大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後又開天人感應學說,助力大漢收攏皇權。

儒家中人,有不少投入了董仲舒門下。

董仲舒作為大儒,所學頗雜,千門易學,本身也是其學問的一部分。

應威,就是當年跟在董仲舒門下的一個小徒。

隻不過,應威無心仕途,一心修行,靠著讀書明理,開靈築基,成了儒家大修。

儒門修行,與道佛大不相同,基本上都是入世的修法。

在天人感應出現之前,讀書人腦子雖然靈光,但大多數都沒有術法神通傍身。

有了天人感應之後,才算有了些保命之法,但限製一般都不少,所以正統儒門修士,自己主動出手的比較少。

應威學了一身天人感應之法,在劉秀消滅更始帝的過程中,出了些力氣。

如今,也有了爵位在身,算起來,也是個爵爺。

當然,因為修仙的緣故,他的爵位,掛在自家子侄身上,自己藏身背後。

“倒也是個知書達理的,不至於死鬥,算了,且鬥一場試試吧,萬一是個軟柿子呢!”

......

“天市老師,不好了,城裏來了個同行,看樣子來者不善!”

這一日,李海益正在草蛇居中講經。

有弟子來報,說是有人在城裏散播謠言,說他李海益是十算九不準的知名騙子。

李海益睜開雙眼,看著慌亂的學生,滿不在乎道:

“他們說的是我,又不是你們,你們慌什麼?說說吧,謠言怎麼說的?”

“說是...說是:

君平稚子,盜名邀功。

邯鄲學步,十年撞鍾。

先騙家財,後拐細君。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

聽到學生轉述的這個話,李海益老臉一紅:

“這死不要臉的,造謠我騙財我認了,拐人老婆的事情,我可沒幹過!”

見李海益聽了依舊還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

學生們都很不解:

“老師,難道你不辯解辯解嗎?”

李海益搖頭:

“緣至則來,緣散則終。

心如清風,德如流水。

不因墳駐,不因財困。

德廣普施,鹹使得聞!”

說完,李海益隨手一撈,提起青田葫蘆,給自己灌了一口瓊漿玉液,推開一臉不解的學生們,走出草蛇居,當著眾人的麵,化作一道清風,當眾消失不見。

“神仙!老師是神仙!!!”

眾學生這才發現,自己跟著學了這麼多年經文的天市散人,居然是個真神仙。

方才還對李海益有些懷疑的人群,瞬間散了。

大家都是凡人,沒有人會為了看個熱鬧,惹怒神仙。

雲層之中,李海益躺在墨雲鳳背上,紅彤彤的小臉上,滿是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