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鋼鐵巨獸(2 / 3)

“太好啦!邦克斯,您太了不起啦!”奧德上尉大聲喊道,“您不僅是位出色的工程師,還是一位鋼鐵製造的藝術家、詩人,您真是個天才!”

“王公死了,我買下他的車隊但沒有勇氣把我做的大象毀掉而恢複普通的機車模樣。”邦克斯回答。

“但這樣更好!”上尉接著說,“我們的大象漂亮極了,漂亮極了!而且當我們坐著這輛車在印度半島的平原上、叢林間任意馳騁時,這頭巨象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感覺!這畢竟是王公的想法啊!再說這樣的想法對我們會有好處,您說是嗎?上校?”

莫羅上校笑了。這表示他對上尉的話完全讚同。於是旅行的事終於定了下來。一頭舉世無雙的鐵象,人造的巨型怪物,會拉著四個英國人的流動屋而不是印度半島上最富有的王公四處飛快地奔跑。

邦克斯是怎樣把現代科學的進步巧妙地運用到這台機車上的呢?原來是:

整套機械裝置,汽缸、連杆、進氣閥、燃料供給泵和偏心輪都被裝在四個車輪的中間,外麵遮著蒸汽爐。而這個管狀的不用回火就可提供六十平方米受熱麵的蒸汽爐處於鐵皮象的前半部分,後半部分則是盛水和燃料的煤水車。兩者之間留出來的空隙正好留給司爐工。而機械師本人的崗位在大象背上馱著的轉塔裏,它專為防禦槍擊用,在路遇襲擊時,我們所有的人都可躲進大象體內。機械師控製著安全閥和顯示液壓的壓力計;同時他還掌握著調節閥和躁縱杆,前者調節蒸汽的引入,後者則製約進氣閥,整個機車前進還是後退都由它決定。在轉塔裏,透過那幾扇厚厚的被鐵箍牢牢地固定在塔身上的玻璃,機械師可以很清楚地看見前麵的道路。他可以根據路麵的情況,踩腳下的踏板來調節前麵幾個車輪的角度。

用質量上乘的鋼鐵做成的彈簧圈,墊在蒸汽爐和煤水車的下麵,以減緩因路麵不平而帶來的顛簸。車輪的選料也十分可靠,並且輪緣上刻滿了花紋,這樣在行進中才會緊緊地抓住地麵,以免打滑。

邦克斯告訴我們這台機器的功率高達八十馬力,事實上完全可以毫無危險地達到一百五十馬力,它的製造原理是依照“菲爾德係統”原則,擁有兩個汽缸,可以變速行駛。整套機械設備都被罩在一個密封的套子裏以避免在行進途中撲上灰塵,否則各個部件很快會受到損壞。它最大的優點在於:消耗雖少,能量卻很大。就它能達到的速度而言,它所消耗的能量之少是其它交通工具無法比擬的。而且它適用於任何燃料,煤或木柴均可。至於它的平均速度,工程師估計可達每小時二十五公裏,但如果路況良好,它的速度可高達每小時四十公裏。剛才談到它的車輪不會打滑的原因,除了因為輪緣上的花紋可以抓住地麵以外,也因為墊在機器下的質量上乘的彈簧能把機身的顛簸迅速而均勻地分散。另外,這些車輪都受製於刹車,既可慢刹也可急刹。

同時,這輛車爬坡的性能也是十分卓越的。邦克斯在考慮過車身的重量及它的每一個活塞所能產生的推動力之後,得出了最佳的組合方案。因此,它可以毫不吃力地在坡度為十到十二的坡道上行駛,——這是很了不起的事。

何況英國人在印度修築的道路已經遍布半島,而且又寬敞又平坦,對我們的機車來說,真是再合適不過了。單隻是貫穿半島南北的“大幹道”就長達一千二百英裏,約合兩千公裏。

現在,讓我們來談談人造大象後麵拖著的蒸汽屋吧。

事實上邦克斯為莫羅上校而從王公的繼承人手上收買下來的這輛機車,不僅僅可以在馬路上行駛,它同時還是一輛由機車牽引的火車。不丹王公依照自己的幻想把它建成典型的印度式樣,這並不奇怪。在前麵的敘述中,我把它叫作流動的平房;事實上,它確實當之無愧,因為那兩節車廂簡直是印度建築的奇跡。

讓我們想象兩個沒有尖頂的清真寺塔,雙重脊梁,鼓鼓的圓頂,幾根雕花柱支撐著窗戶以上的部分,裝飾塔身的名貴木頭被漆成五彩的顏色,顯得層次分明,塔身的造形十分優雅,一前一後兩個陽台華麗而堂皇。是啊!人們簡直會認為這是兩座從聖索納居爾山上搬下來的塔,而它們將拖在鋼鐵巨象後麵,在印度的大馬路上任意馳騁!

這輛神奇的機動車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特點,那就是它能漂浮於水麵。裝著蒸汽爐和煤水車的大象下半身正是一艘輕盈的鐵皮船,正是它巧妙的中空結構給它帶來了浮性。一旦遇到河流,大象的腳掌通過傳動杆帶動拖在後麵的蒸汽屋就開始在河麵上航行。在地域廣闊的印度地區,河流眾多,而且在許多河流上都還沒有可供通行的橋梁,因而可以浮行這一特點實在是極其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