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樂趣的生活
人類是群居的社會動物。步入老年後,由於子女獨立,父母過世,老年人很容易造成情緒無聊和心靈孤獨。這是影響老年人生命質量的“病毒”。珍惜老年就必須排除這些“病毒”,最好的對策是有樂趣的生活。有樂趣的生活,會使老年人擺脫無聊的幹擾,遠離孤獨的危害。老年的孤獨感既不會發炎,也不會流血,因而常被漠視。實際上,老年孤獨感是一種心理上的“饑寒交迫”,是破壞老年人生命質量的精神殺手。當然,社會和親友固然應該更多地關心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而更重要的是,老年朋友要努力去創造有樂趣的生活。這是老年朋友擺脫無聊,抵抗孤獨的最有利的法寶和武器。
如何珍惜晚年的時光,創造自己有樂趣的生活呢?
一要開闊心胸視野
老年人活動的全部天地往往就剩一個家了。但我們的心胸不能隻局限在小家裏。老年人要關注社會發展、關心國家大事,充分利用鋪天蓋地的新聞信息,體察人民生活的日新月異,感受社會發展的多姿多彩,心隨世界脈搏而跳動,眼觀時代風雲而閃耀,自然就會情融入社會心回歸百姓,主動把自己和時代聯係起來,無聊和孤獨也就退避三舍了。
二要擴大人際交往
情感的溝通和交流是人類絕對的需要。人老了,往日的人際交往逐漸疏淡是正常的。老年人要接受這種現實,根據自己的條件和能力,積極地去參與社會活動,努力擴大自己的社交半徑,在維係老朋友的同時,多去結識新朋友,特別是忘年交朋友。帶著一種與人為善、相安互助的真誠和新老朋友交流。交流離不開傾聽和傾訴,無論傾聽還是傾訴,都是一種很溫馨很幸福的境界。在傾聽的過程中分享快樂,增加快樂;在傾訴的過程中分擔痛苦、減輕痛苦。有了情感的潤滑,老年人的生活自會充滿樂趣,珍惜老年才不是紙上談兵。
三要開發生活情趣
情趣是無聊的天敵。老來的閑暇為我們開發情趣提供了可能。老年人可以練書法、學繪畫、寫詩文、搞攝影;可以弄花木、養金魚、下象棋、品香茶;還可以打太極、動雙腿、遊山水、賞風景……如此等等,並不是期望得到什麼,而是要學會收獲一種心情,感受新鮮和好奇,讓老來的生活多有情趣,多有愉悅。這樣,生命質量的提升便是情理之中的事。珍惜老年就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因為那是老年人自我心靈的真實感受,是一種精神的滿足。
老年朋友們,請珍藏你的生命借記卡,請珍惜你時日不多的老年生活。生命是我們能夠唯一享用的。如果你懈怠,或者揮霍,你就徹底對不起一個人,讓那個人在無望中淚水流淌。這個人不是你的父母,也不是你的某個親人或朋友……要知道你最對不起的人就是你自己,因為你不懂得珍惜,你沒有讀懂生命的意義。
珍惜老年,是我們的生命責任!
珍惜老年,是我們生命曆程中的美好追求!
從俞敏洪的演講說開去
北京大學2008年開學典禮上,俞敏洪應北大校長之約做了演講。這位北大老校友、新東方創始人的演講非常精彩。其中的兩個小故事耐人尋味。
第一個講的是別人。有個企業家小時候的同班同學,家庭比較富有。上大學的時候,他每個禮拜回家都會帶6個蘋果到學校去。同宿舍的同學都以為他會分給每人一個,結果是他自己每天吃一個。這件小事,那位帶蘋果的同學給同學們留下了一個自私的印象。後來,這個企業家事業成功了,而那個獨自吃蘋果的同學沒幹成什麼事情,就希望到這個企業家的公司工作。這個企業家沒有接受他,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那個蘋果,所有人都不同意他加盟。
第二個講的是他自己。俞敏洪在北大上學的時候,每天打掃宿舍衛生並為同學打水,並且一直堅持了四年。他說,這件事沒有白做。十年後,他創辦的新東方具有一定規模時,希望有合作者,他就帶著大把美元跑到了美國和加拿大去挖那些昔日的同學。那些同學回來了,理由卻很意外。同學們說:“俞敏洪,我們回去是衝著你過去為我們打了四年水。我們知道你有這樣一種精神,你有飯吃肯定不會給我們粥喝,所以讓我們一起回中國,幹新東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