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利彩票發行和慈善事業
天祝縣從1990年始發行福利彩票,至2000年,共發行福利彩票460多萬元,募集資金140多萬元。這些資金,修建了總麵積為500多平方米的民政社區服務中心2層樓1幢,內設老年人健身娛樂室、殘疾人康複門診部等。
1997年,天祝縣自加入武威地區慈善協會以後,積極發展社會慈善事業,著力救助失學兒童和貧困大學生。2001~2005年,先後給石門、大紅溝等鄉鎮捐助價值8萬多元的麵粉、衣物;給全縣重點患者發放防癌等藥品,價值5.5萬元。
1989~2005年,民政、公安、工商部門與鄉鎮配合,收容遣送流浪乞討、生活無著人員121人,對無車費返回者提供了資助。
八、殘疾人工作
(一)機構設置
1989年,縣殘疾人聯合會(殘聯)成立,與民政局合署辦公。1990年,召開全縣第一次殘疾人代表大會,健全了機構。1994年9月,成立了縣殘疾人工作協調委員會。2000年,全縣22個鄉(鎮)設立了殘疾人工作辦公室,188個村設立了殘疾人工作服務站。2003年,成立了肢殘人協會、聾人協會、盲人協會、智殘人親友協會和精神病人親友協會,19個鄉鎮配備了兼職殘聯幹部,70%的村(居)委會成立了殘疾人協會。2005年,全縣17個居民委員會均成立了殘疾人協會。
(二)殘疾人康複
1990年,全縣有各類殘疾人8560人。其中聽力語言殘疾1682人,視力殘疾1406人,肢體殘疾1666人,智力殘疾1273人,精神殘疾1270人,綜合殘疾1263人;城鎮817人,農村7743人;貧困殘疾人6323戶、6766人。1994年,成立了縣殘疾人康複中心,具體業務由縣醫院承擔。
1997年,設立了縣康複服務指導站。1991年,將全縣適合治療的38名兒麻患者護送到蘭州、武威、西安等地進行治療,並補助資金1.2萬元。1994~1999年,縣殘聯向朵什、哈溪、大紅溝、賽什斯、朱岔、天堂、炭山嶺等碘缺乏地區投放碘油丸20698人(次)。2000年8月,香港人士洪逸揮捐資60多萬元,免費為天祝縣154名白內障患者做了複明手術。自1989年以來,全縣共完成白內障複明手術596例,兒麻矯治手術79人(次),唇齶裂手術15例,弱智聾啞兒語訓47人(次),免費為特困殘疾人配發輪椅60輛,裝配假肢32人(次),安置有勞動能力的各類殘疾人1230人(次)。2003年,縣上成立殘疾人康複工作領導小組及康複訓練與服務技術指導組,製定了《天祝縣“十五”殘疾人康複方案實施辦法》。2001~2005年,共為白內障患者進行手術700例,晶體植入率達95%以上,脫盲率達95%,脫殘率達95%;配用助視器144人,肢殘人安裝假肢40人,裝配矯形器24件,康複訓練37人,捐贈輪椅160輛;殘疾人康複指導站康複門診部為1180多名殘疾人進行治療,減免醫療費用5.9萬元。
(三)扶助殘疾人脫貧
1989年後,全縣扶貧攻堅中,近2000多名殘疾人得到救助,解決了溫飽。
1988年始,先後資助盲殘青年錢才昂到陝西寶雞專科醫院學習按摩治療技術,並幫助其開設了盲人按摩診療所;肢殘青年劉成花開設小賣部;肢殘青年李奉慶開設了刻字部;肢殘人王金蘭的家屬辦起了個體縫紉鋪。1997年,協調縣農行,給華藏寺鎮殘疾人楊國花貸款2萬元,幫助其購買120多隻羊,從事牧業生產。1998年,出資7.8萬元,為一等傷殘軍人王振文購買樓房1套,並協調縣教育部門為其2個孩子減免了學雜費。12年共發放扶殘助殘資金130多萬元,對全縣100多名殘疾人進行了重點扶持,為他們開辟致富門路,幫助他們走自食其力的道路。
1995~1997年,縣殘聯先後從省殘聯、省農業發展銀行聯係扶貧資金10萬元、康複扶貧資金10萬元,1998~2000年,從省農行、省殘聯爭取低息貸款40萬元。重點用於發展殘疾人種植業、養殖業和加工業等,近1000名殘疾人得到了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