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生日了,桌上大大小小、花花綠綠的賀卡堆成一片,但是翻開後,內容盡是雷同之作——生日快樂、年年快樂、永葆青春……這時,一張寫有“恭祝:花信年華”的卡片吸引了你的注意。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對於不同的年齡有著不同的說法,這些特殊的用詞會給每年都有的生日平添幾分不同的意義,更是對生活的裝點,以下就是一些年齡的特殊說法: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壽誕也有別名,即“壽稱”:
還曆:第61歲,是滿60歲時的祝壽詞;
喜壽:77歲時的祝壽詞,“喜”字的草體很像“七十七”;
傘壽:80歲的祝壽詞,“傘”的簡寫可讀作“八十”;
米壽:88歲的祝壽詞,“米”字分開可為“八十八”;
卒壽:90歲的祝壽詞,“卒”字的草體是“九”和“十”;
白壽:99歲的祝壽詞,“百”字的第一畫去掉即為“白”,一百少一就是九十九。名家寫米(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