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全員崗位技能大比武是提高報社員工素質的一條有效途徑(3 / 3)

(二)在比武中發現問題

員工參加比武,不僅是檢驗個人業務能力,發現個人的不足,同時也會發現部門業務能力上的不足和問題。通過比武,有時會發現一些主要部門的員工榜上無名,說明部門整體業務能力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也發現了一些基礎工作比較薄弱,比如在兩屆的大比武中,校對的分數總體不高,且個體之間差距很大。部分采編員工還容易犯常識性新聞錯誤和語法錯誤,尤其是新員工的新聞基礎和知識積累明顯不足。比如我們有一道題目是,對市領導按順序分別列出,結果很多采編員工都沒有答對。也有員工表示,大比武是報社為我們提供的一個施展能力的舞台,在這個舞台上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現在,我們已將全員崗位技能大比武作為報社提高員工素質的一項重要措施,並將長期堅持下去。就是每年分成兩個階段,1個月的比武階段,11個月的比武準備階段。而對於員工來說,崗位技能大比武已成為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必須處理好三個關係。

(一)是處理好大比武和日常工作之間的關係

崗位技能大比武的各個項目實施過程隻有一天,但醞釀篩選項目、確定方案、實施比武、總結表彰,往往曆時兩三個月的時間,其間還要多次召開協調會,商談比武內容、方法、程序、評判標準等,根據各崗位工作特點,經過反複商討,製定出實施細則,以便體現大比武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最後形成可行性方案。所以對於牽頭部門和組織人員來說,必須早計劃、早安排、早落實,才能確保業務大比武活動順利進行。對於員工個人來講,員工大比武的準備過程實際上就是日常工作學習的過程,比武的內容就是員工日常工作學習的內容,員工隻需把日常工作做好,注意學習積累。所以始終不提倡停工複習,要求不能影響正常工作,大比武都是在保證各項工作有序進行下開展的。所以說大比武準備是常態化的,比武隻是員工一年來的工作學習的測試而已。

(二)是處理好大比武結果運用和平時工作表現的關係

大比武是手段和平台,是為了促進員工業務能力的提高,更好地做好日常工作,所以大比武結果主要體現在各種獎勵上,是對崗位技能高超者的鼓勵和褒獎,激勵員工在學習上下更大的功夫。但更重要的是比武成績還要與平時工作實績相結合,不能單純追求比武成績冒尖突出,為比武而比武,取得成績就一俊遮百醜,忽略平時工作表現,這樣會與大比武的終極目的背道而馳。對工作表現不理想,但比武成績好的員工,要辯證地分析,說明其具備崗位要求技能,有的還有較高的水準,但沒有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中還有很大上升空間。對於這樣的員工,在給予獎勵的同時,還要在工作上高標準嚴要求,提高個人工作的績效。對於平時工作表現很好,但比武成績不理想的員工,要給予更多的鼓勵,不要一票否決,因為更多時候是臨場發揮不好造成比武成績不理想。

(三)處理好大比武與其他提升員工素質渠道的關係

全員崗位技能大比武調動了全社員工學習和鑽研本職業務的積極性、主動性,促進了員工業務素質的不斷提高,但不能作為提升員工素質的唯一措施。近幾年來,我們還在不斷探索更多的辦法,以適應不同的崗位和不同的人群,例如開展了新聞業務沙龍活動、推出結對幫扶、舉辦專題讀書會、拓展訓練等,逐步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人才教育機製,形成人才智力優勢,以適應舟山日報社穩健發展的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