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家庭四季常用小藥箱(1 / 3)

春季用藥

感冒清熱顆粒(衝劑)

具有疏風散寒、解表清熱的功效。

本藥適用於風寒感冒,症見頭痛發熱、惡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幹等。

感冒軟膠囊

具有辛溫解表、散寒宣肺的作用,還有疏風止痛、清利頭目、止咳祛痰的功效。

適用於風寒感冒,以惡寒重、發熱輕為特點,主要表現為頭痛、身痛、無汗,或伴有咳嗽、流清涕等症。

注意:方中麻黃有升血壓的作用,高血壓及心髒病患者慎服。

雙黃連口服液

具有辛涼解表、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等功效。

適用於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暢、頭痛口渴、咳嗽咽痛,以及西醫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麻疹、急性扁桃體炎、腮腺炎、乙型腦炎等病的初期階段。

銀翹解毒片

具有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

本藥適用於風熱感冒,症見發熱頭痛、咳嗽、口幹、咽喉疼痛等。

板藍根顆粒

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的功效。

本藥適用於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咽幹燥;急性扁桃體炎見上述症候者。

防風通聖丸

具有解表通裏、清熱解毒的功效。

多用於外寒內熱、表裏俱實、惡寒壯熱、頭痛咽幹、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瘰鬁初起及風疹濕瘡等。

牛黃解毒片

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

常用於咽炎、急性扁桃體炎、口腔潰瘍、齒齦炎、癤腫等。

穿心蓮片

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

多用於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的治療。

夏季用藥

藿香正氣水(丸、散、軟膠囊)

具有芳香化濕、解表祛暑、降逆止嘔的作用。

適用於暑濕季節的胃腸型感冒,症見惡寒發熱、頭昏頭痛、嘔吐腹瀉、食欲不振等症,有內熱者不可服用。

午時茶

具有疏表導滯、化濁和胃的作用。

適用於感受風寒、惡寒發熱、內有食積、或伴有嘔吐、泄瀉者。

十滴水

具有祛暑散寒的作用。

適用於中暑引起的頭暈、惡心、腹痛、腸胃不適等症,每次溫開水送服0.5~1毫升,孕婦忌服;把一小瓶十滴水兌入水中給嬰幼兒洗澡,可以有效地預防蚊蟲叮咬及痱子(新生兒禁用此法)。

仁丹

具有消暑開竅、辟穢排濁的作用。

用於夏季暑熱引起的惡心、嘔吐、胸悶、頭昏目眩,暈車、暈船等症。

由於該藥中含有朱砂,所以不可過量服用,以防汞中毒,嬰幼兒應忌服該藥。

六一散

具有消暑利濕,保護胃腸之功效。

對於心煩口渴,小便短黃或吐瀉者有良好效果,但陰虛、內無濕熱者及孕婦忌用。

保和丸

具有消食、導滯、和胃之功效。

多用於食積停滯、脘腹脹滿、噯腐吞酸、不欲飲食等。

健胃消食片

具有健胃消食之功效。

多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食積,症見不思飲食、噯腐酸臭、脘腹脹滿等消化不良者。

風油精

具有解暑避邪的作用。

滴數滴於手帕中掩鼻吸入可以提神醒腦,外搽可防治傷風感冒、頭痛、牙痛、風濕骨痛、小兒腹痛、暈車、暈船及蚊蟲叮咬所引起的不適。

清涼油

該藥可以治療暑熱引起的頭昏頭痛、蚊蟲叮咬、皮膚癢痛、悶熱不適、中暑受涼;外塗可以提神醒腦,調節疲勞症狀。

京萬紅軟膏

具有消腫活血、解毒止痛、去腐生肌的功效。

多用於輕度水火燙傷、瘡瘍腫痛、創麵潰爛。

秋季用藥

蜜煉川貝枇杷膏

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平喘、理氣化痰的功效。

適用於風熱型、肺燥型、痰熱型咳嗽,其表現主要以痰多、咽喉痛癢,或幹咳頻頻、口幹聲嘶為主。

複方鮮竹瀝液(祛痰靈)

具有清熱、化痰、止咳的功效。

常用於痰熱咳嗽,主要表現為咳嗽較頻、氣粗、咽痛、咳痰稠黃或黏稠不爽,常伴有身熱、鼻流黃濁涕、口渴、頭痛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