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國外教師行為表現的評價(2)(1 / 2)

3.教師的能力素質。澳大利亞要求教師必須具有五種能力,即富有成效的教學和學習指導能力、就業指導能力、對學生強有力的生活、理解和把握學生心理的能力,教育管理的能力和獨立自修的能力。

4.教師的身心素質。優秀的教師必須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以緩衝壓力和應對變化。同時還應具備健全的體魄、旺盛的精力和堅毅的耐力等。在澳大利亞,教師的身體素質被認為是第一位的。

三、國外教師素質在課堂教學中的體現

澳大利亞的教學理念基本上就與我們的新課程相類似,很多教學方法非常值得我們借鑒。

1.能夠創設愉悅的教學環境。澳大利亞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他們的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能夠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千方百計地調動起所有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始終處於平等、民主、寬鬆的課堂氛圍中,充分展現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他們始終貫徹“Asateacher,youmusttrytomakeeverystudenthappyinclass”的思想。在課堂教學中,他們常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每節課都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甚至連課桌椅的擺放也是經常變化的,以此來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如教師在上一節三年級的語言課時,教師先簡單地介紹了特殊疑問句的基本規則後,老師將一些單詞寫在黑板上,如“one,1984,KangarooGround,Holland”等等,同時告訴學生:這些單詞都和老師的個人經曆有關,然後讓學生用所給的單詞設計一些特殊疑問句,由老師回答他們。所有的學生都興奮起來,先熱烈討論,然後爭先恐後地向老師提出問題,如Wherewereyouborn?Wheredidyoubegintowork?Wheredidyougetmarried…等許多問題,一堂人人都參與的語法課就輕鬆愉快地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2.靈活地選用教學內容,不拘泥於教材。澳大利亞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具有不確定性,即教師具有非常大的自主性,可以靈活地選擇和使用教學內容,教材並不起支配和主導作用。教師可以花很多時間去查找資料,補充教材的內容;教師也可以自己決定課堂上使用什麼。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支配的因素非常多。他們所選的教學內容範圍廣,還經常能夠聯係實際,接觸社會實踐,從生活中來學習和思考。由於課程是開放的,教師要通過很多勞動完成教學方案的設計,如查找資料、創設情景、組織活動等,這都對教師的知識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一批中國的客人要到澳大利亞一所名叫萊恩斯的學校參觀。聽說有中國客人要來,老師在提前給學生介紹了一些有關中國的政治、文化、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等方麵的知識,然後要求學生課後繼續查閱有關資料和相關信息。當中國客人去的時候,老師就安排學生與他們交流。首先,由中國客人給學生簡單地介紹了一些中國的情況,然後學生們向教師提出了很多問題。學生們對中國這個遙遠的國家非常感興趣,但了解得並不多。學生提出了許多的關於中國的問題:中國是被長城分為兩半的嗎?中國人死後都要被埋在長城下麵嗎?中國人用毛筆寫字嗎……毫無疑問,在這節課中,學生們的收獲遠遠超過教科書所能給予他們的知識。

3.創造性地評價學生。澳大利亞的教師在評價的觀念和方法上與我國的的差異較大。相對來說,澳大利亞的教師更善於用近乎誇張的動作、語言或表情來評價和激勵學生,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快樂。他們在上課時會毫不吝嗇那些鼓勵性的語言,並伴有豐富的麵部表情和肢體語言。如Goodboy!Goodgirl!Excellent!Welldone!Surprisingly!Magnificient…每當學生受到鼓勵時,總是顯得非常興奮,進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而對於能力和基礎較差的學生,他們則耐心地使用Tryagain,Don’tworry,Takeiteasy等詞語進行鼓勵;在練習出錯時,教師除了指出錯的地方及原因,還要附上“Ibelieveyouwilldoitbetternexttime”等鼓勵性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