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教師應具備的師德修養(1)(2 / 3)

1.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不僅要遵守國家所頒布的有關法令,還要遵守特定公共場所的有關規定。

2.愛護公共財物。自覺地愛護公共財物,使之不受任何侵犯,這是每個公民的神聖職責和道德義務。

其次是公共衛生道德規範。公共衛生道德規範,就是指為了保持公共場所的整潔、舒適和幹淨,保障社會成員的身體健康,每個公民都應當遵循的最基本的行為規範。公民是否遵守公共衛生道德規範,關係到公共衛生的質量,而公共衛生質量,不僅直接影響人民的身體健康,而且會影響到一個城市、一個區域乃至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的聲譽。要樹立以講究公共衛生為榮,以破壞公共衛生為恥的社會新風尚,營造每個人都自覺愛護公共衛生的良好的社會氛圍。

然後是公共交往道德規範。公共交往道德規範主要有這些內容:

1.彼此尊重、互謙互讓。即尊重對方的人格、願望、感情、興趣和愛好,不能侮辱他人,嘲笑和譏諷他人,不把自己的意誌強加於人。善於自製,有氣量,有涵養,把方便留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先人後己。

2.團結友愛、助人為樂。在工作和生活中,同心同德,互相配合,積極協作;感情聯係上,坦誠相待,真摯友好。在危急時刻,能夠置個人安危於度外,挺身而出,見義勇為。

3.尊老愛幼、尊重婦女。就是要繼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傳統美德。高爾基曾說過:“沒有愛,便沒有幸福,沒有婦女,便沒有愛,沒有媽媽——既不會有詩人,也不會有英雄!”尊重婦女,就是要尊重她們的人格,維護她們的尊嚴。堅決反對那些男尊女卑,滿口髒話、痞話,耍流氓,以強欺弱的不道德的思想和言行。

4.為人正直,誠實守信。要富有正義感,講究原則性,言行一致,實事求是,忠於諾言,說話算數,準點守時。堅決反對和抵製趨炎附勢、吹拍逢迎、見風使舵、爭功諉過、挑撥離間、造謠汙蔑、落井下石、弄虛作假、口是心非、陽奉陰違、奸詐詭譎等惡劣行為。

5.敢於鬥爭,見義勇為。就是指在關係到人民幸福、正義存亡的嚴重局勢下,能是非分明、正義凜然。

最後是公共生活道德規範。公共生活道德規範主要內容是:

1.移風易俗,新事新辦。即不搞封建迷信活動,反對參加各種邪教活動組織,不影響社會公共正常秩序,不破壞社會公共衛生,不鋪張浪費,不汙辱他人人格,不損害他人身心健康。

2.鄰裏相安,注意公益。不亂扔垃圾雜物;不占據公用通道和堆放私人東西;不在鄰裏住房的外牆上亂貼亂畫;休息時間,不大聲喧鬧;深夜看電視不要把音量開得太大;鄰裏之間相互禮讓、幫助,積極參加居民區的公益衛生活動等等。

3.語言文明、儀表大方。語言文明就是要說話注意場合、和氣文雅、有理有節、分寸適度,要注意使用禮貌用語。儀表大方就是要講究個人衛生、麵容幹淨、頭發整齊、穿著整潔、樸素大方、美觀得體。

三、社會主義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

我國憲法明確規定:“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這“五愛”既是社會主義道德的主要規範,也是社會主義社會公德的高層次要求。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光榮曆史使命,不能僅僅停留和滿足於遵守社會公德的一般規範,而應該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自覺地做到“五愛”。

(一)愛祖國

熱愛祖國,是人們千百年來積澱下來的對自己祖國的最深厚的感情,這種深愛之情表現在意識形態上就是愛國主義。愛祖國,集中表現為具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表現為對自己祖國的河山、曆史、文化、人民以及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無限珍愛;表現為個人與祖國共命運的忠貞以及義無反顧地獻身祖國的責任心和實幹精神。祖國以土地、山林、河流和古老而常新的思想文化,哺育了自己的兒女。每一個中國人在祖國麵前,隻有盡心報答這如山恩情的義務,絕不能怨憤、忘懷乃至背棄祖國的利益。

熱愛祖國在不同的曆史階段都有不同的具體內容和具體要求,但是,它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要求是一致的。表現為:

1.不畏艱險,世代相承地開發祖國的自然資源,改造祖國,建設祖國,不斷豐富和發展中華民族的物質文化財富,為祖國的繁榮進步做出貢獻。

2.反對分裂民族和國家的行為,維護民族的團結和祖國的統一。

3.在外敵入侵麵前,團結對外,抵抗侵略,用生命和鮮血堅決維護祖國的主權和獨立。

4.自覺地同一切妨礙祖國進步的反動階級、反動社會勢力以及反動製度作鬥爭,推動祖國朝著繁榮富強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