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開創文書學研究的新天地(1)(3 / 3)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社會各界和我們一起繼續關注清水江文書,希望能夠大規模搶救,能夠係統征集、完整整理和全麵公布,以滿足全國乃至海外學者研究工作的需要。我們多年來呼籲搶救、整理、公布的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因為搶救是根本,整理是關鍵,公布是核心,研究是歸宿。試想文書如果不搶救,任意聽憑文書損毀散落,就談不上整理。而整理又是其中的關鍵,因為不整理就談不上係統的公布。必須係統化地公布,以滿足學界對原始資料進行研究的需要,可見公布又是其中的核心,不公布就談不上研究。而研究又是整個係統工程的最終歸宿,隻有通過公布和研究才能把私藏資源轉化為公共資源,才能最大化地滿足社會特別是學術界的需要。所以,通過我們和社會多方麵的呼籲,僅從中央和各個渠道撥款的搶救經費,我們初步調查就達到一千八百萬,其中包括中央發改委直接撥款的六百萬元,用於在錦屏修建清水江文書博物館,主要用於文書的收藏、保管和展示。其建築規格甚至已經超過了黔東南自治州的博物館,寄托了清水江苗侗人民珍藏清水江文書的美好願望。我們感謝長期珍藏文書的苗侗鄉民,願意為他們的利益奔走呼籲。麵對他們,心中總會感到慚愧,因為他們才是真正的清水江文化的主人。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也得到了來自四麵八方學界朋友的支持,共同組成了課題組,形成了全麵的學術陣容。我們的隊伍以貴州大學為主體,涵蓋了校內眾多學院和研究機構,同時又凝聚了貴州社科院、貴州民族研究所、貴州民族學院、貴州師範大學、貴州財經學院等單位的科研人才,同海外學者也有正常的研究合作關係。

特別要提到的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們有一大批中青年科研骨幹,他們獲得了數量頗多的國家課題,如劉鋒博士的課題是關於黔東南苗族的;曹端波博士的課題是關於黔東南社會控製係統的;林芊教授獲得了教育部有關清水江的重要課題;人文學院的羅正副博士和王代莉博士獲得了“清水江五百年文明史研究”的國家課題;吳述鬆博士也獲得了了“清水江經濟社會變遷”的國家課題。在蔡中孚主任的支持下,我們文化書院也拿到了一個省級清水江研究重大課題。

最令人難忘的是,我們獲得了國家清史編簒委員會的課題。課題論證過程非常嚴謹認真,國家清史編簒委員會專門派出專家——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文獻組專家陳樺教授、黃愛平教授、孫燕京教授、寶音朝克圖博士——親自到貴州大學進行調研。調研結束後又親自到黔東南的天柱、錦屏等縣考察,深入苗侗村寨實地了解文書收藏情況,返回北京以後給戴逸先生彙報,通過多層學術委員會論證審批,最後把課題交給我們。我們現在第一期課題已在上報材料結題。當然,最重要的是在大家的支持下,我們和兄弟院校凱裏學院一同拿到了國家重大招標項目。我想課題的獲得是來之不易的!這是眾多的先生朋友和眾多的兄弟單位支持的結果。

課題的成功申報也是與省外研究機構的支持分不開的。今年(2011年)我們專門請到了中國社科院曆史所的一批專家學者,包括欒成顯先生、阿風先生,也包括在座的吉首大學的楊庭碩先生遠道而來,幫助進行文書編纂統稿。從早至晚,花費了大概兩個星期的時間,做了大量的潤色工作。這些專家學者對我們的文書考釋工作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我們與安徽大學的徽學研究中心也保持了長期的學術交流關係,安徽大學的朱萬曙先生曾專門到書院進行訪問。我們在當時達成協議,要定期召開文書學的討論會。也可以在我們這裏召開,也可以在他們那裏召開。複旦大學曾派朱蔭貴先生到書院考察,我們也應邀到複旦大學訪問,雙方就清水江學術研究達成了合作協議——他們是以團隊的形式參與我們的國家重大課題研究。而朱蔭貴教授及他們的團隊已經把課題經過層層申報,列入複旦大學的985工程項目。除徽學專家外,蘭州大學的敦煌學專家中,也有學者參與了我們的團隊,形成了東西南北合作的局麵。所以在眾多的條件和因素的支持下,我們成功地實現了申報目標,我們非常感謝。

第二,關於文書整理的一些情況,我也簡單來彙報一下。近年來我們一直致力於文書的搶救、整理和研究。我們認為研究必須以整理文獻為前提,假如沒有文獻的整理就談不上研究。所以連續好幾年,我們犧牲自己的研究工作,減少自己成果的發表,花費大量時間進行文書整理,為後人的學術成果作架橋鋪路的工作。我們隻是過渡的一代,心甘情願地做愚笨的資料工作,將發表成果的機會讓給更年青的一代,希望他們成為未來的“清水江學”研究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