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開創文書學研究的新天地(1)(1 / 3)

——貴州大學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清水江文書整理與研究”開題論證實錄

林東傑、楊喬文、蔡明均、黃健琴、張永強記錄整理

主持人(洪名勇):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我們今天很高興在這裏舉行我們學校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清水江文書的整理與研究”開題報告會,會議正式開始前請文化書院的張新民院長介紹一下我們到會的各位專家。

張新民:非常高興,各位老師和朋友來參加這次會議,在會議正式開始前我介紹一下參加這次會議的專家學者。首先,有我們貴州大學的常務副校長封孝倫教授,有貴州省社科院原院長馮祖貽先生。馮先生和下麵的幾位先生都是我的老師也是我的朋友——亦師亦友,都是難得的知名學者,他們分別是史繼忠老師、翁家烈老師。此外,還有多年的好友吉首大學的資深教授楊庭碩先生,凱裏學院副院長徐曉光教授,貴州省社科規劃辦的蔡中孚主任,貴州民族大學的王天海教授,石開忠教授,以及貴州省民族研究所的所長、黨委書記李平凡先生,貴州師範大學的石峰教授,貴州大學人文社科處的洪名勇處長,李波副處長,楊仁厚副處長。與會者還有課題團隊成員劉鋒博士、曹端波博士、吳述鬆博士等等,可說是大家濟濟一堂。非常高興大家參加這次會議,參與清水江文書的研究和清水江學學科的建設。謝謝大家!

洪名勇:先請貴州大學常務副校長封孝倫教授致辭。

封孝倫:尊敬的出席這次重大課題開題報告會的各位專家,今天我們在這舉辦開題這樣的一個隆重的、正式的大會,我要向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以張新民院長為首的學術團隊成功申報國家重大課題表示致敬,並代表學校表示祝賀。同時也為我們貴州史學界、文化界、民族學界的各位名家、名宿來參加我們這個會議,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我還要代表學校特別感謝我們的省社科規劃辦,特別是我們的省社科規劃辦蔡中孚主任,在我們課題的申報中給予的大力支持。清水江文書是我們貴州曆史上、文化上、社會發展上一個需要進一步開發的寶藏。張新民教授組織的這個團隊多年來除了做好其他方麵的學術研究外,對這方麵是十分關注並做了大量的學術準備工作的,對這一寶藏的開發做出了重大貢獻。這一次申報國家課題的成功,說明我們在這方麵的準備工作、在這方麵的研究實力受到了國家規劃辦的肯定。我校張新民教授無論人品或學品,多年來都受到學術界的充分肯定,他在史學方麵取得的成就是引人矚目的。課題也是貴州大學首先論證,然後才上報中央,才成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指南的。

今天開題得到了我們省內眾多名宿的支持,我相信在張新民教授的帶領下,一定可以把這個課題高質量地完成。貴州大學對這一項目的支持是全力的,不僅從經費上提供支持,人力、時間以及其他方麵的硬件軟件也要大力支持。同時,我們也希望今天與會的各位專家學者對這個課題給予支持。預祝張新民教授帶領的這個團隊在課題的完成過程中順利。當然其中肯定會有困難,肯定會很艱苦,但我相信張新民教授所帶領的這個團隊一定會如期完成曆史使命。

主持人:取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是不容易的。社科院、複旦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安徽大學等史學界、文書學界、經濟學界相關的專家發來了賀信或書麵發言,下麵請宣讀。

工作人員鄒魏地宣讀: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史哲學部委員、曆史研究所原所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博士生導師陳祖武先生賀信:祝賀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獲得國家重大課題,希望能在文書學界中脫穎而出。

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研究員、徽州文書研究著名學者欒成顯先生發來書麵評語說:首先,對此次開題表示祝賀。其次,我認為清水江文書有三大特點:一、數量規模巨大,可謂僅次於徽州文書的又一文書係統,為當今學術提供了難得的新資料,彌足珍貴;二、發現地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多係少數民族文書,具有填補學術空白的意義;三、具有可靠的歸戶性特征,極有利於開辟新的研究路徑和學術創新。所以,隨著這些文書的陸續發表,清水江文書研究的熱潮乃至國際性的清水江學是可以期待的。貴州大學擬推出的《清水江天柱文書集成》,是清水江文書係統中保存得最完好的一部分,其中多有精品。張新民教授領導的貴州大學的整理團隊,具有很高的學術水準,文書複印清晰、錄文準確、考釋精當。因此,本集成可以作為清水江文書整理的一個典範。最後,預祝論證會圓滿成功。

複旦大學曆史係博士生導師、著名經濟學家朱蔭貴教授發來書麵評語說:貴州清水江文書是在貴州省黔東南地區十來個縣新發現的民間契約文書,是以漢文字記載的苗族、侗族社會生活的各種民間私藏文書,是繼徽州文書後又一次在中國發現的珍貴民間史料文書,即:量大,現在已發現二十多萬件,且還在不斷發現和增加中;時間長,從明中後期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共五百餘年;區域廣,初步涉及清水江流域十幾個以上縣區;價值高,少有的長時段、原汁原味記載內地少數民族地區各種社會生活的史料;內容豐富,涉及土地林地買賣、分田、交易合同、分家、婚姻、程序、賬簿、訴訟、村規民約等多方麵內容,為最大特色。是深入了解西南地區和鄉土中國的珍貴第一手資料。大量清水江文書的發現,給史學工作者和其他學者提供了難得的基礎研究史料。毫無疑問,在此基礎上進行的研究成果彙聚起來,必將更加全麵、係統、完整地反映明清以及民國以來中國民眾生活、勞作、交往、貿易等經濟文化生活的全息圖景。從更大的視野看,清水江文書的發現和整理研究,將為今後更長期的曆史研究和從更廣泛的角度研究中國奠定堅實的基礎,有可能使中國的社會科學研究在某些領域和課題上具有更加鮮明的中國特色,並大大增強站在世界學術研究前沿的可能性。複旦大學成立了貴州清水江文書整理研究課題組,與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清水江文書課題組聯合,共同從事這一具有重大價值的課題研究。我們認為,我們能夠從事這一研究是我們的榮幸,能夠與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課題組合作,是我們的幸運。我們相信,我們的合作是強強聯手,能夠優勢互補,我們期待與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課題組的同仁們在今後整理研究清水江文書的合作中,加強了解,加深友誼,共同努力,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優秀而有影響的成果一定會在我們的合作努力下不斷得以湧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