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試論宋朝對大理國與越南的治策(1)(3 / 3)

此外,宋朝積極籠絡西南各族首領,並懷柔羈縻,藉此牽製大理國和交趾。在西南的東部,宋朝以辰州、沅水、靖州為據點,展開對湘西、黔東的苗、徭、峒、仡佬族等民族地區的經營;又從桂州、宜州、邕州展開對湘、黔、桂連接地帶和滇、黔、桂連接地帶的壯、峒、水、布依、苗、徭等族地區的經營。宋朝從上述各州展開對鄰近各少數民族地區的招徠,促使各少數民族中的上層分子通過上述各州的漢族官吏紛紛投向宋朝的懷抱,宋朝便於其地設置為數眾多的羈縻州、縣,兼授予上層分子們刺史等職銜。邛都川蠻都鬼主驅諾、播州酋長楊貴遷、思州首領田佑恭、西南蕃龍氏、西南七蕃、羅氏鬼國烏蠻阿者部首領普貴、淯水夷等,宋朝接受他們的進貢之後,均授予他們歸德將軍、懷化將軍、刺史、蕃落使、都鬼主等各種職銜,以此懷柔之,並與之建立一定的臣屬關係,以達到遏製大理國的目的,如瑤人秦再雄附宋後為辰州刺史,結果“終太祖世,邊境無患”;邛部川蠻也是宋朝“西南一藩籬”;瀘州領羈縻州十八“控西南諸夷,遠逮爨蠻,最為邊隅重地”。在宋越邊境上,宋朝也在廣西建立了眾多的羈縻州縣。據《宋史?地理誌》記載,“成都府路所設的羈縻州:黎州五十四,雅州四十四,茂州十,威州二;潼川府路所設是羈縻州:敘州三十,瀘州十八;蘷州路所設的羈縻州:紹慶府四十九,重慶府一;廣南西路所設的羈縻州:邕州四十四,融州一,慶遠府十”,共約263個羈縻州(廢置的不計)。這些羈縻州於宋關係重大,如歸化等州係江右控扼咽喉之地,製禦交趾、大理、九路白衣諸蠻之要路。正是由於宋朝“鎮撫諸蠻及治關隘,皆有條理”,出現了“大理不敢越善闡,安南不敢入永平,諸峒皆上帳冊,邊陲晏然。”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