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稱季部,南方的杜鵑花開滿山紅,林木翠綠流水清,日照金燦燦,月光明朗朗。紅礦藏豐富,用它來煉銅,銅匠特別多。同銀打造斧刀標戈箭和銅鼓,黃銅色美觀,日光相照黃澄澄,月光相照也顯目。又造銅斧來伐木,代木建宮殿,宮殿建三重,三重三道門,門上掛銅鎖,每道掛三把,夷、濮、工匠都可開,但是除了能人打不開。
南部地區的播勒氏族王國,青山綠水,風景特別美。篤弭君主時,取妻三室,三妻生六子,長妻生武、乍,繁衍成兩氏族;二妻生糯、恒,發展兩氏族;三妻生布、默,發展兩氏族。篤弭高祖生六子,六子六天子,各為一方王,各有領地,東南西北都歸屬於篤弭的天下。篤弭的江山社稷分封為六個王國,武乍分封在南國,糯侯分封在北國,布和默分封在中部。中部地區的翻勒君長國,基業廣大,經濟特別發達,播勒的前身是大革國,隸屬君長列國,都隨君長益納稱武益納氏族。播勒地區小山多,壩地上的青草很茂盛,廟所建在大革,處處牛馬豬羊肥壯,五穀豐登,百姓生活很富裕。阿哲占有的北部乍果(牂牁)國,君臣師一體統治。阿佐儔是皇舅國,國力雄厚,自稱白夷君長,國號為乍乍武勾,播勒是黑夷侯甥國,國號為播勒大革,其他君長皆自稱白夷君長。各氏族王國都統屬於能赤(中央),隸有八大氏族王國君長,一個王國君長統治一方,基業發展,百姓信服,天下穩定。君主司令,先由五君八部氏族君長施行授予屬下君長國,再教化百姓。倫理治國,違者挖眼斷臂,直至殺頭。軍民一體,國泰民安。
大革國,山青水秀,草木茂盛,土地肥沃,五穀豐收,六畜興旺。農牧百姓稱濮氏族人口眾多,能工巧匠也不少,統稱苟氏族,以益納氏族為多數。播勒君長得位後,屬下的氏族有:額氏族兩臣、啥吐(百越)氏族四臣,夷氏族六臣,所謂之臣即氏族君長,各有行政區域,君長由氏族長老、教化師充任。夷臣即夷氏族君長,啥吐臣即啥吐氏族君長,氏族君長屬播勒君長的臣子,逢年過節都要給播勒君長貢賦,播勒君長又要朝貢中央皇國君主,繳納貢糧百石,壯牛十頭,駿馬數匹,紅白事時也同樣上貢。大革匠藝人多,啥吐地區青山綠水,糧豐牛羊壯,家家戶戶雞鴨成群,數裏之外就能聽見鴨叫聲,水邊鴨蛋天天有,數也數不清。濮氏族所居之地,多產蕎麥,牛羊肥壯,遍地青草好養馬,處處牛歡馬叫。夷氏族居住之地,為山區地帶,也是多產蕎麥,數裏之外,就能聽見姑娘小夥們的嘹亮歌聲,青年男女歡聚對歌,歌會由君長來主持。播勒君長傳十世,世世都這樣,播勒君長,後來被啥吐替代,為封建朝廷命官,哈吐居各地。播勒君長的世係是默德阿益,阿益濮,濮臘哺餘,哺餘阿勒,阿勒布汝,布汝臘鋪,臘鋪阿魯,阿魯畢岩,畢岩博魯,博啟汝,共傳十世。
大革另一氏族的世係是:哺阿超,超克哺,克哺維,維遮阿默,阿默魯洪,魯洪阿冒,阿冒阿述,阿述大可,大可阿苦,阿苦阿益。阿苦阿益時代,大革隸九氏族,基業大發展,阿苦君長治大革,統領九族,為中心城,地方林木多,四周文曲水,彙聚成湖泊,清澈的湖麵上,鴛鴦對對遊。播勒君長威振大革地,治理很有方,基業發展快。大革哈吐氏族多,君長由啥吐充任,又是中央朝廷命官。播勒君降職為臣。自此以後,播勒君的租賦都改貢啥吐君長了。聚居北部的啥吐,除糧租外要貢牛羊千百頭,東部的啥吐貢穀米,西部的啥吐貢綿羊和雞鴨千百隻。自從阿苦君長年邁衰老以後,就由啥吐任君長。啥吐住田壩,啥吐君長由中央朝廷任命。啥吐掌了權,製度未作改變,啥吐君長和漢王朝誠心保持一致。
播勒君國的武乍氏族
在夷人的管轄區內,很早就有啥吐氏族先民居住了。啥吐氏族先民居住地方,處處有向日葵花,啥吐氏族先民就像向日葵花一樣,心向播勒君國。啥吐氏族先民崇拜太陽和月亮神,他們很喜歡喂養狗,喂得很肥胖。親友來了,以狗肉做善菜款待,祭禮用狗做牲品,同時也用雞牲。有的地方用人做祭品,祭後吃肉吃心子,用俘兵祭祖靈社稷,說人肉哺養身體,吃了人心作戰膽大。家人死了,也要把肉分吃掉。啥吐氏族的地方政權是在多同君長之後才逐步建立的,因此,他們雖然有權,也很能作戰,世不忘記與夷人的族鄰關係,保持了誠心誠意的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