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快發展”是《綱要》對老年教育未來十年在發展速度和規模上的要求
《綱要》對今後十年老年教育的發展首先提出了“加快發展”的要求。其中“發展”並不僅僅是數量的增加和速度的加快,還包括教育質量、結構、辦學及管理體製、效益等方麵的提高。因此說“加快發展”的內涵,既包括老年教育在數量、規模、速度上的擴大,更注重質量、效益的提高和結構的優化,是數量與質量的統一,速度與效益的統一。如何使老年教育“加快發展”,《綱要》也給予了具體的規定,如“更新教育觀念”,“加大投入力度”,“廣泛開展城鄉社區教育”等。
更新教育觀念是加快發展老年教育的前提。對老年教育的領導者、辦學者和廣大參與老年教育的老年人而言,“更新教育觀念”首要一點就是要將老年教育毋庸置疑地當做教育來辦,因此,也要不折不扣地遵循和貫徹執行《教育規劃綱要》的總體戰略所闡明的教育思想和相關規定。即在指導思想上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握教育發展階段性特征,堅持以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麵向社會需求,優化結構布局,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在工作方針上,堅持“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在戰略目標上,2020年基本實現老年教育現代化,全麵實施素質教育,辦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老年教育。
加大投入力度是加快發展老年教育的物質保證。老年教育的投入是加快發展老年教育事業的物質基礎。《綱要》提出“加大投入力度”的要求,主要是對各級政府的要求。老年教育的投入也是支撐構建學習型社會的基礎性、戰略性投資,是公共財政的重要職能。因此,建議各級政府在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時,統籌各項收入,把老年教育也作為財政支出的重點領域之一予以優先保障,並在原有基礎上加大投入力度。總之,隻有健全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老年教育經費的體製,大幅度增加老年教育的投入,才能加快老年教育的發展,使老年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具備堅實的物質基礎。
廣泛開展城鄉社區教育是老年教育加快發展的方向。社區是社會的基礎層麵。社區也是離退休老年人生存發展的基本環境。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後,老年人被納入社區發展的框架,社區老年教育由產生到逐步發展,近幾年有蓬勃發展之勢。但是,依然滿足不了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綱要》提出的“廣泛開展城鄉社區教育”的要求,也正是老年教育未來十年發展的方向之一。廣泛開展城鄉社區老年教育,可以把一批健康快樂、奮發有為的老年人吸引到各種老年教育活動中來,這樣不僅使老年人自身提高生活質量,激發生命活力,讓老年人在社會參與中產生“存在感”和幸福感,而且能充分開發和利用老年人力資源,使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既享受社會發展的成果,又能為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新貢獻。
2.“建立健全體製機製”是老年教育未來十年發展的措施保障
理順宏觀管理體製,健全內部運行機製。《綱要》將老年教育納入了我國大教育的序列,相應地,也為老年教育理順管理體製指明了方向:《綱要》明確指出,“政府成立跨部門繼續教育協調機構,統籌指導繼續教育發展”。這就要求從中央到各地各級政府成立繼續教育協調機構,或專門成立老年教育領導委員會(領導小組),並賦予此專門領導機構“指導、協調、推動、管理”老年教育的職能,同時應明確老年教育的業務主管歸口教育行政部門,借此自上而下地落實老年教育的管理體製。這種管理體製具有較高的權威性,有利於解決老年教育中的一些重大問題和困難,諸如校舍、設備、經費、編製以及辦學理念、目標思路、治教方略等等,進而統一規劃、統一部署,推動各級各類老年教育的發展;有利於加強與各方麵的溝通與協調,促進老年教育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老年教育協調發展,促進城市與農村、社區等基層老年教育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