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就自然地過渡到陳文的第二層意思,每個小孩都有天賦特長,但由於先天條件和後天環境有差異,隻用一種標尺,比如考試成績高低,來衡量孰優孰劣,那實在是太不公平,太不明智了。
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下,發揚光大孩子的天賦特長基本分工給了父母和家庭。不是嗎?學校,特別是公立學校,不可能完全從事個性特色培養,它們套用的大致隻能是大規模流水線批量生產的辦法。如果布什“不讓一個孩子落後”的教育改革進一步推廣施行,學校和老師就不得不花費更多時間來提高學生的應考能力和考試成績。假設父母家庭再不給孩子們創造讓他們發揮自己特長的機會,而是用習俗和既定標準來限製他們,社會的多樣化和踴躍向上的活力就會被狠狠地打上一堆折扣。
“是烏龜就要不屈不撓,是兔子就不要驕傲,是駿馬就讓他們奔跑”很有道理,說的是一定要堅持各自的特點,以期揚長避短。但“烏龜會長成兔子,兔子會長成駿馬”不易,太讓孩子們為難了。邯鄲學步,東施效顰,不顧本身特點放棄自己特長,結果不會太好。
孩子們各自有特點,要他們按照千篇一律的統一藍圖成長恐怕不一定奏效。再說,天生我材必有用,長壽的烏龜為什麼一定要去變成短尾巴的兔子,而嬌小玲瓏、敏捷機智的兔子又何必一定要去與駿馬為伍呢?春蘭秋菊爭香鬥豔無愧各領風騷,冬蟲夏草千姿百態歎為觀止。
世界之所以美好是因為她的多樣化,充滿似我非我的驚奇和未知。兔子烏龜各有所長,駿馬狡兔各司其責,為什麼不讓它們做它們自己呢?醜小鴨變成了天鵝是因為它的媽媽下蛋下錯了地方,它原本是天鵝,成不了鴨子。而鴨子們後天再努力也變不成天鵝,還不如坦坦然然地做一個自由自在的本我。
天鵝也罷,野鴨也好,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都是美好的生命。也許正確的引導應該更注重於讓孩子發現和發揚自己的特長,讓他們快樂成功地做他們自己。
信口開河,權當拋磚引玉,陳旭先生和各位看官雅正為盼。
以下是我的回應,文章刊登在2005年5月20日的《新世界時報》上。
蕭靖女士:
您好!謝謝您的評論。我的短文沒把問題講清楚,即使今後生物科技發達了,也沒有必要把烏龜轉基因長成駿馬。社會是多元化,行行出狀元,隻要努力,我認為每個人都有機會找到自己的位置,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天無絕人之路。
我認為如果你父母隻賦予你矮小的基因,何必要想當喬丹、做姚明,但你照樣可以努力像拿破侖一樣青史留名。愛因斯坦、愛迪生小時候都不是所謂聰明的孩子,也許那時人們認為他們屬於烏龜一類,不是什麼有潛力的人才。而日後愛因斯坦的理論,愛迪生的發明卻一發不可收拾,這時他們應屬於駿馬的行列。
微軟的比爾·蓋茨大學沒有畢業就退學下海創業,三十多歲就已是世界首富;而肯德基快餐店的創辦人桑德斯上校則在65歲窮困潦倒的情況下開始創業,在經曆了N次失敗後最終取得成功,使肯德基快餐連鎖店遍布全球,用日進鬥金來形容也不夠過分。
我們許多中國人要是誰家的小孩20出頭能取得名校博士學位,父母的臉上總是有無尚的榮耀。而前幾年我有一位在UMBC(馬裏蘭大學巴爾地摩分校)的朋友說他們係裏有位老美六十來歲還在進修電機工程博士學位。老頭開玩笑地說:修個學位隻為在墓碑上刻下某某博士的頭銜。我認為一樣可敬。
我們不要因為沒有優良的基因或貴族的血統而怨天尤人,或是覺得自己缺乏天賦而自暴自棄,而應朝著理性的目標不斷地努力。一些人想發財,於是就不斷地買六合彩,或是上賭城拚搏一番。有一塊錢,就有一個可能變為真實的百萬富翁夢,不買彩票當然夢就沒有變為現實的可能。可要知道,中獎的概率有多少?勝算的把握有多大?不是畏懼風險,而是了解風險所在而更加理性。否則偷雞不成蝕把米,最後倒弄得傾家蕩產。
記得小時候,聽過一個故事:一個懶漢找一位算命先生問他什麼時候能發財?算命先生看了看他的手相說:“先生,你的命不得了!有人會往你家送金子。”
懶漢一聽高興得不得了,謝過算命先生後,回家把所有的錢買了饅頭大餅,躺在床上等著有人送金子來,最終卻因錢盡糧絕而死。到了陰間,懶漢大喊有冤,要在閻王爺那討個公道,狀告算命先生。
閻王爺一看這人年紀輕輕就來陰間報道,大概是有冤情,決定派地府欽差到人間調查此案。欽差到懶漢家查看房內,沒有發現金子,最後打開後院的門,發現牆角閃閃發光,找到了許多金子。結果當然是懶漢敗訴。
一個人除了要有理想,還要有理性,更別忘了努力,天助還要自助。
你看,我在培養海雯習慣時悟到了這麼多道理,還學會了自由撰稿賺外快,從前簡直沒想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