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藥物動力學(2 / 3)

(3)k0表示零級滴注速度,即單位時間的輸入藥物量。(B型題)

二、穩態血藥濃度

★★【考點1】穩態血藥濃度(Css)

(1)在單室模型靜脈滴注給藥過程中,隨著t的增加,血藥濃度將達到恒定,即滴注速度等於消除速度,這時的血藥濃度稱為穩態血藥濃度或坪濃度,用Css表示。(B型題)

(2)Css的表達式:Css=k0/Vk。Xss表示穩態時的體內藥量:Xss=k0/k。(B型題)

★★【考點2】達穩態血藥濃度的分數(fss)

(1)t時間體內血藥濃度與穩態血藥濃度之比值稱為達穩態血藥濃度的分數,用fss表示。(B型題)

(2)fss的表達式:fss=C/Css。fss與靜脈滴注時間的關係:fss=1-e-kt;半衰期的個數n與fss之間的關係:n=-3.323lg(1-fss)。(B型題)

(3)靜脈滴注1個半衰期時,達穩態血藥濃度的百分數為50%(算法:1-121)。(A型題)

(4)如靜脈滴注n個半衰期時,達穩態血藥濃度的百分數為:1-12n。(A型題)

三、靜滴停止後動力學參數的計算

★★【考點】靜滴停止後動力學參數的計算

(1)穩態後停滴(即靜脈滴注達穩態後,停止滴注,任其血藥濃度自然下降)時血藥濃度的經時過程方程式:C′=k0e-kt′/Vk或lgC′=(-k/2.303)t′+lg(k0/Vk)。(B型題)

(2)穩態前停滴(即靜脈滴注達穩態前,停止滴注,任其血藥濃度自然下降)時血藥濃度的經時過程方程式:C′=[k0(1-e-kT)/Vk]e-kt′或lgC′=(-k/2.303)t′+lg[k0(1-e-kT)/Vk]。(B型題)

四、靜脈滴注和靜脈注射聯合用藥

【考點】負荷劑量與藥代學方程

(1)靜脈滴注和靜脈注射聯合用藥的目的是:為了盡快到達有效血藥濃度。(A型題)

(2)為了盡快達到有效濃度,先靜脈注射一個較大的劑量,然後再恒速靜脈滴注,這個靜脈注射劑量稱為首劑量或負荷劑量(X0),計算公式為X0=CssV。(A型題)

第四節單室模型單劑量

血管外給藥

一、血藥濃度法

★★【考點】以血藥濃度法建立的藥物動力學方程

單室模型血管外給藥血藥濃度與時間的關係式:C=kaFX0V(ka-k)(e-kt-e-kat),其中ka為一級吸收速度常數。(B型題)

二、藥物動力學參數的求算

★★【考點】各藥物動力學參數及其求算

1.消除速度常數k及其求算方法當時間足夠大時,以血藥濃度的對數lgC對時間t作圖可得一條末端為直線的二項式曲線,該直線的斜率為(-k/2.303),故而可以求得消除速度常數k值。(X型題)

2.最大血藥濃度血管外給藥後,血藥濃度-時間曲線峰頂對應的血藥濃度稱為最大血藥濃度,用Cmax表示。(B型題)

3.單室模型單次血管外給藥後最大血藥濃度計算公式Cmax=FX0Ve-kTmax。(B型題)

4.達峰時間血管外給藥後,血藥濃度-時間曲線峰頂對應的時間稱為達峰時間,用Tmax表示。(B型題)

5.單室模型單次血管外給藥後達峰時間計算公式Tmax=2.303lg(ka/k)ka-k。(B型題)

6.血藥濃度-時間曲線下麵積(AUC)AUC表示血藥濃度-時間曲線下的麵積。(B型題)

7.單室模型血管外給藥曲線下的麵積AUC=FX0/kV;單室模型靜脈注射曲線下的麵積為AUC=X0/kV。(B型題)

8.清除率的求算Cl=FX0/AUC。(B型題)

9.滯後時間藥物被吸收前有一個時滯,這段時間稱為滯後時間,用t0表示。(B型題)

第五節雙室模型給藥

一、雙室模型靜脈注射給藥

★【考點1】血藥濃度-時間關係式

(1)血藥濃度-時間關係式:C=Ae-αt+Be-βt或C=X0(α-k21)Vc(α-β)e-αt+X0(k21-β)Vc(α-β)e-βt,其中A、B、α、β稱為混雜參數。(B型題)

(2)雙室模型中,快配置速度參數為α,慢配置速度參數為β。(B型題)

【考點2】中央室藥物量與時間的關係式

XC=X0(α-k21)α-βe-αt+X0(k21-β)α-βe-βt。(B型題)

【考點3】中央室表觀分布容積的求算

Vc=X0/(A+B)。(A型題)

二、雙室模型血管外給藥

★【考點】血藥濃度與時間關係式

血藥濃度與時間關係式:C=Le-αt+Me-βt+Ne-kat。(B型題)

第六節多劑量給藥

一、單室模型靜脈注射

★【考點1】多劑量函數

r=1-e-nkτ1-e-kτ,稱為多劑量函數。(B型題)

★【考點2】第n次給藥後的血藥濃度-時間關係式

第n次靜脈注射給藥後的血藥濃度-時間關係式:

Cn=X0V1-e-nkτ1-e-kτe-kt′。(B型題)

★【考點3】達穩態後的血藥濃度-時間關係式

(1)多劑量給藥穩態最大血藥濃度:(Css)max=X0V11-e-kτ。(B型題)

(2)多劑量給藥穩態最小血藥濃度:

(Css)min=X0V11-e-kτe-kτ。(B型題)

(3)多劑量給藥穩態平均血藥濃度:

=∫τ0Cssdtτ。(B型題)

二、單室模型血管外給藥

【考點】第n次給藥後的血藥濃度-時間關係式

第n次血管外給藥後的血藥濃度-時間關係式:Cn=kaFX0V(ka-k)1-e-nkτ1-e-kτe-kt′-1-e-nkaτ1-e-kaτe-kαt′。(B型題)

三、平均穩態血藥濃度的求算

【考點】平均穩態血藥濃度及其求算公式

(1)平均穩態血藥濃度:穩態時一個劑量間隔內(時間從0→τ)的血藥濃度時間曲線下麵積與劑量間隔時間τ的比值稱為平均穩態血藥濃度。(A或B型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