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球有多大:三個基本數字
1.地球平均半徑——6371千米
2.地球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
3.地球表麵積——5.1億平方千米
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運用綱目式板書經常是先書寫知識點,然後再書寫二、三個層次的小綱目(即知識要素)並進行分析,最後再進行綜合,得出結論。教材中凡屬論述性的或者多因素綜合分析方麵的內容,一般均可用此種板書形式,使教學內容層次脈絡清楚,利於學生全麵認識問題。它的缺點往往是不易明顯地表達知識之間的交叉關係,也缺乏形象生動性。
2.表格式板書
這主要是一種用表格組成的並以文字表述為主的板書方式。這也是為廣大教師所常用的一種板書形式,最適合用於兩種以上或兩個以上的事物在分布、特征、規律、成因、作用等方麵分類對比,列表對比則一目了然,它形式簡明,內容扼要,對比性強。運用表格式板書,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學習。它可以培養學生的歸納、比較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表格式板書的運用,往往是教師先列出表格的欄目,然後引導學生看書、讀圖、討論,並且用簡潔的文字歸納出欄目中應填寫的內容。這樣做,不僅有利於學生逐一認識各種地理事物的不同特點,而且在完成填表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看書、讀圖、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是一種學習方法,可謂一舉多得。
3.結構式板書
此種板書是一種體現地理事物組成和內在聯係的整體性鮮明的板書形式。它能把比較抽象的地理知識具體化,具有一定的直觀性。
在某種意義上,結構式板書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反映地理知識結構體係,把知識連成線、穿成串、結成網,構成一個整體。它不但利於學生理解、掌握知識,而且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
4.聯係式板書
這是一種為突出各種地理事物與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聯係、因果關係而設計出的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的板書形式。它具有概括性強、邏輯性強、直觀性強的特點。在教學中,教師可運用這種板書形式引導學生對地理事物內在聯係進行分析,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從而促使學生智力的發展。如“板塊的運動引起地形的變化”就可設計為聯係式板書,它能清楚地說明地球板塊的運動引起地形的變化之間的內在聯係。
聯係式板書的運用應該重在分析地理事物之間的聯係,要有層次地把各種箭頭所表示的含義解釋清楚。運用這種板書,可以廣開學生思路,啟發學生多端思維,所以聯係式板書是一種很有價值的板書形式。但設計要合理,要精心構思,巧妙設計,以達完美而和諧。
5.圖文式板書
顧名思義就是指圖文並茂的板書設計。在黑板上畫幅簡略地圖,配上文字、圖例、圖畫等,更為具體,直觀,形象生動。特點在於有文有圖,以圖畫“龍”,以文點“睛”,形象地表現事物,引發興趣,引起聯想,加深理解。
6.板畫式板書
此板書主要是說在板書的局部以簡單的板畫代替文字,給人以形象生動的直觀感覺。這種簡單的板畫構圖須意義明確,學生-看,就知道是什麼東西。例如:在講授中國的主要運輸方式中,我們可以用鐵路交通標誌和公路交通標誌代替文字,用飛機簡圖代替“航空交通”四字,用移動電話簡圖代替“電信事業”四字,學生們感到新穎有趣。
7.歌謠式板書
我們知道,缺乏規律性的事物是最難記憶的,一般需要死記硬背。將某些需要死記硬背性的知識編寫成歌謠,簡明扼要,朗朗上口,帶點詩味,頗受學生歡迎且能讓學生終生不忘。歌謠形式要根據具體情況,既可以把某些知識點編寫成歌謠,也可以把整個一節課的內容編寫成歌謠。但要注意:要通俗易懂,不能生拉硬扯,故弄玄虛。例如可以將中國的主要山脈等編寫成歌謠,用指圖讀歌謠、背歌謠的形式教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主要山脈的走向和分布
一、東西走向的山脈:北邊天山陰,中間昆侖秦;三級階梯上,東西有南嶺。
二、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西列北起大興安,南延太巫雪峰山;中列長白武夷山,東列山脈在台灣。
三、弧形山脈——喜瑪拉雅山脈:喜瑪拉雅山,橫亙西南邊;珠穆朗瑪峰,海拔地球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