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寫在前麵(1 / 2)

近幾年來,說課活動已成為被教師、學校、教育教學管理部門普遍關注的一種教學研究和教學基本功訓練展示、考核的重要形式,也成為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一種新的練兵形式。

那麼,什麼是說課呢?說課,作為一種教學、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是由河南省新鄉市紅旗區教研室於1987年提出來的。說課就是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針對某一觀點、問題或具體課題,麵對同行或教研人員,口頭表述其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說得簡單點,說課其實就是說說自己是怎麼教的,為什麼要這樣教。可以說,說課是教師知識水平、教學水平、理論水平的展示。

說課活動之所以在各科各級各類學校教學研究中廣泛開展,自有其不凡的“魅力”:

(一)說課有利於提高教師備課的質量。當前,我們的老師都隻是簡單地備怎樣教,很少有人會去想為什麼要這樣備。備課缺乏理論依據,導致了備課質量不高。通過說課活動,可以引導老師去思考為什麼要這樣教學。這就能從根本上提高老師備課的質量。

(二)說課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通過說課,教師可以進一步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理清教學的思路。這樣就可以克服教學中重點不突出,訓練不到位等問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說課有利於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一方麵,說課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理論素養,這就促使教師不斷地去學習教育教學的理論,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另一方麵,說課要求教師用語言把自己的教學思路及設想表達出來,這就在無形中提高了教師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素質。

(四)說課有利於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以往的教研活動一般都停留在上幾節課,再請幾個人評評課。上課的老師處在一種完全被動的地位。聽課的老師也不一定能理解授課教師的意圖。導致了教研實效低下。通過說課,讓授課教師說說自己教學的意圖,說說自己處理教材的方法和目的,讓聽課教師更加明白應該怎樣去教,為什麼要這樣教,從而使教研的主題更明確,重點更突出,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

此外,說課可以完全不受時間和場地等方麵的限製,人多可以,人少也可以。時間也可長可短,非常靈活。

說好課的前提是擬定說課稿,隻有有了一份精彩的說課稿才有可能有精彩的說課。那麼,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精彩的說課稿呢?

(一)在充分備課的基礎上撰寫

備課是說課的前提。備課要做好三項工作:鑽研教材、了解學生、設計教學方法;備課要寫好三種計劃:學期進度計劃、單元計劃、課時計劃(教案)。在設計好教案的基礎上再動手撰寫說課稿。

(二)在一定的教育理論指導下撰寫

說課稿中要體現三個層次的理論指導:

一是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

二是某種教學理論(如“誘思探究”教學理論);

三是本學科教學的專業理論(如語文學科教學的“釋文——成像——悟道”理論)。

(三)圍繞以下幾方麵內容撰寫

“一說課標”。

說課標就是要把課程標準中的課程目標(三維目標)作為本課題教學的指導思想和教學依據,從課程論的高度駕馭教材和指導教學設計。說課標,要重點說明有關課題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操作等在課程標準中的原則性要求,從而為自己的教學設計尋找到用力的依據。說課標,可以結合到說教材中去進行。

“二說教材”。

教材是課程的載體。能否準確而深刻地理解教材,高屋建瓴地駕馭教材,合乎實際地處理教材,科學合理地組織教材,是備好課、上好課的前提,也是說課的首要環節。

說教材的要求有:

說清楚本節教材在本單元甚至本冊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弄清教材的編排意圖或知識結構體係。

說明如何依據教材內容(並結合課程標準和學生)來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或任務。課時目標是課時備課時所規劃的課時結束時要實現的教學結果。課時目標越明確、越具體,反映教者的備課認識越充分,教法的設計安排越合理。分析教學目標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麵加以說明。

說明如何精選教材內容,並合理地擴展或加深教材內容,通過一定的加工將其轉化為教學內容,即搞清各個知識點及其相互之間的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