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網絡媒體經營案例研究(4)(3 / 3)

以上這些向倉儲和渠道砸入重金的電子商務模式,都是嫁接於卓越網的新東家亞馬遜。和淘寶、易趣的無庫存模式相比,這種運作方式投資風險較大。

這與亞馬遜的“大賣場”模式相符合。目前,亞馬遜擁有3000多萬種的商品種類,為網民提供了海量產品、多樣化的服務。而當當網是最早在中國大規模擴張產品種類的B2C網站。選擇亞馬遜模式,隨之而來的就是庫存、配送、銷售和管理成本的攀升。

這次蘇州運營中心的設立似乎是對亞馬遜模式更加深入的拷貝。亞馬遜在美國有7個分發中心,公司總部接到客戶訂單之後,會將信息傳送給設在美國各地的7個分發中心中最便利的一個。運營中心的增多有利於客戶在最快的時間得到所訂貨物。

引入了亞馬遜全球的庫存管理係統之後,蘇州倉庫比原來設在上海的大了整整5倍,但這裏的配貨員仍然將一個小時72件貨物提高到了一個小時125件。

庫存方式和配送方式都來自亞馬遜;但是作為亞馬遜的全資子公司,卓越並不是完全照搬亞馬遜的做法,隻是吸取其優秀的部分。

三、中國烙印

在很多運營方式上,卓越既有“亞馬遜化”的傾向,也有一家中國電子商務企業的鮮明烙印。

因為信用卡尚不普及,中國網民尚未養成在線支付的習慣,而大多選擇貨到付款方式,導致在線銷售難上規模。此外,國內快遞業中仍為中國郵政一股獨大,民營快遞業受諸多政策因素掣肘,舉步維艱,而國外物流巨頭如聯合包裹UPS、聯邦快遞FedEx等也沒有真正在國內立足,從而局限了國內B2C市場的局麵——自電子商務先驅8848上市計劃失敗之後,迄今無一家B2C企業在海外上市或有上市規劃。

凡此種種,令卓越網不得不劍走偏鋒,從自建配送做起,結合郵政、第三方物流等手段,中規中矩苦心維持精品路線。在庫存上,卓越網亦顯得小心翼翼,隻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建立麵積分別為6000平方米、1500平方米、1000平方米的三大物流中心。由於國內公用第三方物流體係的缺乏,卓越網要控製客服和配送的質量,無法轉包給第三方經營配送業務,成為內心之痛——雖然借此可成為中國第一的物流平台,或許將來的市值比卓越網還大。

政策的不傾斜也是B2C的軟肋之一。據專家介紹,美國的電子商務企業是不必繳納營業稅的,而中國B2C們則無此幸運,17%的營業稅照交不誤。至於C2C企業,目前雖不必繳納營業稅,可一旦政策有變,如何收尾還是個問題。

亞馬遜的業務流程在全球電子商務領域得到了多方的認可和效仿,尤其是它的貨物零庫存運轉。亞馬遜公司的庫存圖書很少,維持庫存的隻有200種最受歡迎的暢銷書。一般情況下,顧客買書下了訂單後,亞馬遜才從出版商那裏進貨。購書者以信用卡向亞馬遜公司支付書款,而亞馬遜卻在圖書售出46天後才向出版商付款,這使它的財務周轉較傳統書店順暢得多。卓越則是先進貨,檢驗貨物的質量,在收到客戶訂單後,直接從倉庫裏提貨送出。

配送方式方麵,亞馬遜將其國內的配送業務委托給美國郵政和UPS,將國際物流委托給國際海運公司等專業物流公司,自己則集中精力去發展主營和核心業務。

而卓越有一支自己的配送團隊,采用自辦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配送。相較於亞馬遜,無論是庫存方式還是配送方式,卓越都沒有采取相同的策略。卓越網認為,卓越模式是希望將亞馬遜的優勢和中國市場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

所謂零庫存不是無庫存,最理想的方式應該是,提前知道客戶的需求,提前進貨,以最快的速度發出。卓越網有很多分析工具,用來分析客戶需求趨勢,從而決定進貨數量。盡管預先進貨存在一個庫存成本的問題,但是從整個流程來看,接到訂單才去進貨,其運營成本未必比卓越現行方式低廉。另外,卓越可以事先對貨物的質量把關,並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客戶手中。至於配送方式,黃偉強說,國外第三方物流做得比較成熟,有訂單追蹤、即時信息反饋等多種手段來保證運送質量,而國內物流還處在一個發展期,不同城市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卓越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配送方式,這可能是更加適合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