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目前的財政收支狀況下,不可能也不應該再指望完全靠政府來進行風險投資,政府風險投資項目的主要目的應該是起到示範和引導作用,把大量閑置的民間資金吸引到風險資本市場上來,達到公私合力的效果。為實現這一目的,除了要營造出一個適宜的環境之外,要在政府風險投資項目的設計中重點注意可加性原則。通俗地說,可加性原則就是官促民辦。它是指通過政府風險投資項目來刺激民間資金的參與,並為其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要實現官促民辦,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政府項目設計時充分考慮到民間資本的需求和運作方式;(2)政府風險投資要由非官方的專業人士管理;(3)政府項目要具有充分的透明性,讓風險投資者、管理者和企業家充分了解項目的運作;(4)政府項目要起到示範作用,要培育出幾個成功的樣板企業,並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等。
總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私合力、官促民辦是風險資本市場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國國情所決定的。按照這個策略,可以少走彎路,培育出一個以市場為導向、契約為基礎的完善的專業化風險資本市場,為新世紀的民族複興創造條件。
第八節網絡媒體企業如何製定最佳融資決策
一、網絡企業的最優化融資決策
網絡企業要根據自身融資需求,在融資之前認真考慮如何選擇自己需要和適合自己發展階段的融資方式、確定合適的融資規模以及製定最佳融資期限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企業製定適當的融資策略,以作出最優化的融資決策。
1.進行融資收益與成本的比較
網絡企業在進行融資之前,先不要把目光直接對著各式各樣令人心動的融資方式,更不要草率地作出融資決策。首先應該考慮企業是不是必須融資、融資後的收益如何等問題。因為融資意味著需要成本,融資成本既有資金的利息成本,還有可能是昂貴的融資費用和不確定的風險成本。因此,隻有經過深入分析,對融資的收益與成本進行仔細地比較,確信利用資金所預期的總收益要大於融資的總成本時,才有必要考慮如何融資。這是企業進行融資決策的首要前提。
2.選擇適合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融資方式
在對融資收益與成本進行比較之後,認為確有必要融資時,就需要考慮選擇什麼樣的融資方式。這裏以美國這個成熟市場來看網絡企業融資問題是如何解決的。這對我們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在網絡企業創業初期,其融資方式基本上選擇的都是股權融資,因為創業初期,風險很大,很少有金融機構等債權人來為你融資。而在股權融資中,企業主與其朋友和家庭成員的資金占了絕大多數。這部分融資實際上是屬於“內部人融資”或“內部融資”,也叫企業“自己投資”。但是,內部人融資是企業吸引外部人融資的關鍵,隻有具有相當的內部人資金,外部人才願意進行投資。真正獲得第一筆外部股權融資的可能是出於戰略發展目的又非常熟悉該投資行業的個人或企業的“天使”資金——風險投資的早期資金。在此基礎上,可以尋求其他創業投資公司等機構的股權融資。到網絡企業發展到一定時期和規模以後,就可以選擇債權融資。債權融資主要來自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和財務公司等。對網絡企業融資的商業銀行不是大的商業銀行,而主要是一些社區銀行或地方性銀行,大的銀行隻有在信用評級製度發展之後(或者說網絡企業具備了信用等級之後)才開始介入網絡企業的融資業務。財務公司提供網絡企業貸款的主要形式是汽車貸款、設備貸款與資本性租賃。它們的抵押品就是有關汽車與設備的。在非金融機構的債務性融資中,最重要的是貿易信貸,占美國網絡企業債務性融資的30%左右。貿易信貸是指產品的銷售方在出售產品後,並不要求買方立即支付款項,而對買方形成資金融通。我國網絡企業可以借鑒發達成熟的美國網絡企業是如何融資的,進而根據企業自己的實際情況、企業發展階段和資金需求的性質來選擇自己需要的並適合企業發展階段的融資方式。這樣,才是需要與可能相結合,才能作出切實可行的融資計劃。
3.合理確定融資規模
網絡企業在籌集資金時,關鍵是要確定企業的融資規模。籌資過多,或者可能造成資金閑置浪費,增加融資成本;或者可能導致企業負債過多,使其無法承受,償還困難,增加經營風險。而籌資不足,又會影響企業投融資計劃及其他業務的正常發展。因此,網絡企業在進行融資決策時,要根據企業對資金的需要、企業自身的實際條件以及融資的難易程度和成本情況,量力而行來確定企業合理的融資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