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能力之爭——公司競爭戰略的新規則
什麼是核心競爭能力?核心競爭能力就是展現在能力之間的競爭。能力之爭是公司戰略的新規則。公司、企業、集團之間,統統都是能力之爭。競爭力一般反映在五個方麵:速度、一貫性、敏銳性、靈活性、創造性等方麵。
所謂能力之爭其實是一個反饋回路,從顧客的需求開始,到顧客的滿足為止。企業在哪些地方滿足了顧客的需求,是速度、一貫性、敏銳性,還是靈活性、創造性?這些都構成了企業的競爭力。
1.速度
在全世界做快遞最成功的公司幾乎都是美國的,世界三大快遞公司:一個是聯邦快遞,另一個是聯合包裹(UPS),第三個是敦豪速遞(DHL),這三個都是美國公司。他們把亞洲視為世界上最大的市場,而中國又是亞洲最大的市場,三大公司在中國針鋒交會,相互競爭得你死我活,憑的是什麼?是速度。誰若能夠比他們三個快遞的速度更快,誰就能站穩市場,做大蛋糕,如果不行,就得靠邊站,這就是速度。
迄今為止,國際網絡業巨頭進入中國市場可謂喜憂參半,不乏失敗者,原因很多,其中一條就是在速度上無法與本土網絡企業競爭。
2.一貫性
所謂一貫性就是網絡媒體企業的每個員工,都以客戶為中心。有的企業,名義上是以客戶為中心,但實際上恰好相反,越是在上麵的管理者,大概越重視客戶;越在底下的員工越不重視,這就沒有一貫性。
3.敏銳性
網絡市場中一旦稍有變化,就要敏銳地感受到,這就是敏銳性。
4.靈活性
任何東西都要具備彈性,沒有東西是一成不變的。網絡媒體市場是一個變化多端的市場,缺乏靈活性的企業隻有死路一條。
5.創造性
中國古代有很多偉大的發明,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火藥、指南針、造紙、印刷術等震驚世界的四大發明。但是,現在的教育方式卻大大抹殺了中國人的創造性,原因是發明出來以後沒有繼續進行改革,繼續創新。
世界上有三種公司:第一種是追隨者,跟著潮流走:第二種是生存者,預見之後做改變;第三種是自己創造改變,也就是領導者。
四、五種競爭動力模式
上麵提到核心競爭能力,又提到競爭優勢和資源,談到了有形和無形資源。這裏再談談什麼是網絡媒體企業競爭動力。一般來講有五種競爭動力模式。
1.直接競爭者
直接競爭者就是現存的一些競爭者直接參與所產生的競爭。像新浪、搜狐、網易在互相競爭,他們是直接競爭者。
2.潛在的加入者
潛在的加入者是將來可能還要進來的人或公司。如新浪、搜狐之間的競爭,叫做現有公司之間的競爭。隨著中國加入WTO,將來還有更多的外國網絡公司要加入進來,展開競爭,叫做潛在的加入者。此外,還有更多的本土創業者加入到網絡媒體這個新興產業之中。
3.供應商
除了麵對現存競爭者以外,還要看看供應商,這對電子商務企業尤為重要。
4.替代服務
一個產品和服務出現以後,慢慢就開始有替代品,新的東西就出來了。比如手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每家公司都在不斷地創新,像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西門子、三星,不斷地推陳出新,每年都有新款出來,因為替代品出現得太快了。
5.網民(傳統產業中的采購者)
網民的偏好隨時都會轉換,所以網民又給網絡企業經營者帶來一種壓力。
第四節同質化競爭下的網絡媒體經營策略
目前國內的網站進入了同質化競爭時代。如何在同質化競爭時代獲得競爭優勢,是一個頗有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的課題。
一、新聞網站的同質化競爭下的經營策略
國內新聞網站已經進入同質化競爭時代,欄目設置、新聞內容、版麵設置,凡是曾讓人耳目一新的東西,都很快被跟進者克隆複製。據千龍研究院的調查,現在新聞網站每天更新的內容重複率高達60%。另外,網站重複建設的現象仍然存在。和商業網站相比,媒體新聞網站具備雄厚的新聞采編力量,在新聞信息資源方麵具有相當大的優勢,但是這些資源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開發利用、在市場競爭中能夠發揮多大的潛力,尚值得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