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廣播劇的語言(1)(3 / 3)

人物的性格特點主要是由客觀事物和環境的影響造成的。要了解人物性格,就需要進一步去了解人物性格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即了解人物的生活經曆、社會環境、曆史背景乃至家庭和周圍環境等等,對人物的思想感情產生了哪些影響,這樣就能把握角色對待周圍事物的態度和一切行動的內部邏輯,表達人物的台詞也才會有根基,懂得為什麼和怎麼說。因此,要寫出性格化的語言,劇作者必須非常熟悉自己要寫的人物,把握住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設身處地地依照人物的性格特點,從他的思想感情出發尋找他在此時此地要說出的話。

要通過對白揭示出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人物性格的變化往往是由於受到客觀環境的變化而引起的。作者在寫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時,必須在劇本中逐步地揭示,最後塑造出鮮明生動、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顧仲彝教授說:“要寫活一個人必須讓人物在劇中有一定的成長和發展。……寫人物的成長和發展的最大困難是要寫得自然可信,不是跳躍式的,沒有充分理由和動機的突然改變。這就需要作者首先在改變前做好充分準備,預先有伏筆和暗示;其次改變要有層次,要讓觀眾看到他改變經曆的幾個階段,不是躍進,而是逐步前進。”[5]在編寫廣播劇的人物對白時同樣要考慮到這些因素。唯有如此,才能塑造出令人信服的藝術形象。例如廣播劇《南宮玲霞》中的方進,開始他對南宮玲霞的評價是“業務上當然沒有問題囉,不過政治上還需要再慎重地考慮考慮”。但是,當他得知從北京來的老同學黃葉要調南宮玲霞回北京的時候,他馬上改變了主意,於是同謝文導演說:“通知她,我們決定要了。”當他認真地審視南宮玲霞的檔案後,由於極“左”思潮這個幽靈,在打倒“四人幫”之後,仍在一些幹部的頭腦中徘徊遊蕩,而方進這個人物是很有代表性的,他認為玲霞的問題很複雜,改變了他原來的決定,再次找謝文談話:

方進 謝文,想不到情況是這樣複雜。不瞞你說,剛才看了南宮玲霞的檔案,就像是一塊燒紅了的鉛球,在我的手心滾來滾去啊!

謝文 燙手啦,變卦啦?

方進 依據實際情況決定方針嘛。最近局裏來指示,說我們這個團將來要接待外賓,還有出國任務,因此,挑選的演員政治上要可靠。

謝文 當然要政治上可靠的人。可是判斷一個人政治上可靠不可靠,你的依據是什麼呢?是僅僅看他的家庭,看他的父母?

方進 謝文,不過事情總不是那麼簡單。我跟你說,像她父親這樣雙料反革命的情況,那是無論如何也不能上報的!我不能再在組織上犯右傾的錯誤。

謝文 那,這麼說,你已經決定了。

方進 也隻好這樣了,想留也留不住啊?

等到南宮玲霞被黃葉真的調回北京的時候,他又表示出非常後悔,一直追到火車站,“想把南宮玲霞請回來”。可是,“太晚了,她已經張開翅膀,遠走高飛了!”從方進前後幾次的態度變化,可以看出這個人物性格的複雜性。從他的身上也反映出複雜的現實生活對他造成的影響,而在劇中他的性格又受到特定環境和人物之間的關係所製約。這些變化是通過他富有個性化的對白表現出來的。在表現態度變化時,作者先後安排了幾處伏筆,黃葉的來訪,促使方進錄取南宮玲霞,這是一個變化;方進看了南宮玲霞的檔案之後,覺得比他預想的問題要複雜得多,於是又否定了原來的決定,辭退南宮玲霞,這又是一個變化;黃葉從工廠把南宮玲霞調回北京,他又追到火車站再次想請回她,這是第三個變化。我們不難看出這三次變化寫得既符合人物的思想變化,又很有層次,把他性格的複雜性揭示得很清楚,人物形象塑造得真實、生動,很有典型性。

總之,要性格化,就要以完全不同於任何人的獨特的性格表現手段去塑造人物;要性格化,就要努力把握人物思想性格的各個方麵,深入挖掘、鮮明地體現人物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隻有這樣才能逐步完成人物台詞的性格化,創造出富有個性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