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工甲 我看哪,她不光能當優秀售貨員,努把力還能當勞動模範!
女工乙 那可不一定,就憑她那身打扮,她還能做先進、當模範?
任小妹 打扮怎麼啦?年輕姑娘穿得漂亮點有什麼不好?王師傅,你是團委書記,你說呢?
王淑嫻 這……
經過群眾角色的議論之後,王淑嫻又向郭經理進行彙報時的描述把金明霞的形象印在聽眾的腦海裏了,等到故事發展到一定的階段金明露才出場。
夏衍說:“人物登場之後,要注意三件事情:1.交代;2.性格;3.入戲。”
關於交代的要求是:“要自然、清楚。……包括人物的名字、年齡、職業、當時的環境以至當時的心情。”
關於人物性格的要求是:“一上場一定要鮮明。……性格鮮明的人物上場,立刻就可以把觀眾帶到故事中去。……寫性格還要注意人物當時心情。”
關於入戲的要求:“入戲,就是立刻向觀眾提出問題,一麵介紹人物性格,一麵展開劇情,在觀眾心裏提出問號,使觀眾立刻感到這裏有問題,怎樣才能解決。如果一個人進來,又喝茶又抽煙,搞了半天還沒有發生什麼事情,這就不會吸引人。……一定要很快把問題提出來,一直抓到底;不然的話,觀眾就會興趣索然了。”
英國戲劇理論家威廉·阿契爾說:“……有一點我們可以頗有把握地加以肯定:不論一個劇本的萌芽是什麼——一件軼事、一種情勢,或者其他等等——如果人物不在很早的時刻就進入戲,而且決定戲的發展的話,那麼作為一件藝術作品來說,這個劇是沒有什麼價值的。……有生命力的劇本和沒有生命力的劇本的差別,就在於前者是人物支配著情節,而後者是情節支配著人物。”[13]
夏衍強調說:“交代、提出問題,主要是根據劇本內容的不同,有各種不同的表現方法。……對於一部戲的開幕和電影的開頭,情節交代的好壞,人物出場的好壞,我認為是決定一部戲好壞的一個關鍵。如果開頭交代得不清楚,觀眾就不了解,後麵就得想許多辦法來補救了。”[14]
廣播劇雖然不是電影,但基本的要求是一樣的。編寫廣播劇的作者也應該遵守這樣的要求來安排人物的出場。
思考題:
為什麼在編寫廣播劇時對設置人物提出特殊的要求?
注釋:
[1]王朝聞等著:《論劇作》,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第81頁。
[2]羅伯特·麥克雷什:《廣播劇的若幹原則》。
[3]顧仲彝著:《編劇理論與技巧》,中國戲劇出版社1981年版,第330頁。
[4]〔德〕黑格爾著,朱光潛譯:《美學》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
[5]《從廣播劇〈裂縫〉談主題的提煉》,上海台文學組。
[6]汪流著:《電影劇作概念》,中國電影出版社1985年5月版,第84頁。
[7]引自《從廣播劇〈裂縫〉談主題提煉》,上海台文學組。
[8]〔英〕威廉·阿契爾著,吳均燮、聶文杞譯:《劇作法》,中國戲劇出版社1964年版,第63頁。
[9]摘引《外國廣播劇選》,第228頁。
[10]〔美〕喬治·貝克著,餘上沅譯:《戲劇技巧》,中國戲劇出版社1985年版,第12頁。
[11]夏衍著:《電影論文集》,中國電影出版社1961年版,第125頁。
[12]王行主編:《老舍論劇》,中國戲劇出版社1981年版,第17頁。
[13]〔英〕威廉·阿契爾著,吳均燮、聶文杞譯:《劇作法》,中國戲劇出版1964年版,第192頁。
[14]夏衍著:《電影論文集》,中國電影出版社1961年版,第130~1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