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信息資源體係並不排斥印本型信息資源,但這類資源隻能是世界信息資源體係的補充與後盾。
網絡用戶的迅速增長。隨著寬帶網進入更多的家庭,網絡用戶必將成倍地增加。對於網絡圖書館而言,“用戶”的概念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每一個有機會上網的各國公民都可能成為網絡圖書館的用戶。
存取功能的增強和擁有功能的集中。數字化信息資源體係的建設和網絡用戶的增多必然要求圖書館增強存取功能,具體地講,一是要增強圖書館提供存取服務的功能,二是要增強圖書館信息人員在網上獲得存取服務的能力,三是強化用戶存取能力的訓練。網絡圖書館將更多地依賴網絡信息資源來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對於小型圖書館而言,由於網絡可以完全覆蓋其信息資源體係,所以,它們的擁有功能將萎縮直至消亡,它們將完全蛻化為網絡節點;與此同時,擁有功能將向大型圖書館集中,它們將承擔保存人類信息資源的神聖使命。
建築設施的智能化。圖書館將是融印本信息資源和數字化信息資源為一體的“兼容性圖書館”,為此,建築設施不會消亡,但必須變化。所以未來圖書館建築主要特征:①靈敏性,即通過安裝在計算機上的管理係統能夠自動調節光線、熱量、通風、電力及其他變量;②智能性,即通過遍布建築物的傳感器能夠持續地報告到館的用戶數量、特定區域的用戶數量、安全警報、安全區的入口情況、保護區的入口情況等;③靈活性,即建築物內部的設計允許根據需求隨時擴展或收縮空間,而遍布建築物的電力的電子通信網網絡則便於電能、電話、數據傳輸、電視、安全管理及數據采集等功能的內部互聯。至於圖書館內部空間的劃分,主要有4個區域:一是日常管理和活動區域,二是收藏印本信息資源並提供相關服務的區域,三是貯存數字化信息資源並麵向網絡提供服務的區域,四是為人們利用網絡信息資源提供終端設施的區域。
從圖書館信息人員到網絡信息人員的轉變。未來圖書館信息人員所從事的工作將更多地與網絡有關,他們與其說是圖書館信息人員,不如說是網絡信息人員。但是,印本信息館不會消失,隻是數量減少而已。
未來圖書館可能仍然稱之為“圖書館”,但也可能易名為“信息中心”“信息資源中心”或“網絡中心”。對於仍行使采集、保存和擁有職能的圖書館,其名稱變換的可能性比較小;對於放棄擁有、專事存取的圖書館,其名稱變換的可能性大。
綜觀圖書館的發展曆程,變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所謂變,是指圖書館信息資源的範圍、信息載體的類型、信息用戶的多寡、信息技術的先進程度、圖書館建築的結構與功能、圖書館信息人員的觀念與專業技能、圖書館的管理水平、圖書館之間合作關係等總是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所謂不變,是指作為圖書館內核的信息資源體係是不變的,以有限的信息資源滿足無限的用戶信息需求的主要矛盾是不變的,通過信息資源體係的形成、維護、發展和開發來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使命是不變的。
我們堅信,無論未來如何變化,隻要人類還需要思維,社會就需要信息資源體係,圖書館人的使命將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