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未來的圖書館管理(2)(2 / 3)

1995年,克勞福特和戈曼在《未來圖書館:夢想、瘋狂與現實》一書中認為,圖書館將繼續發揮重要的作用,未來圖書館將是一種“無牆圖書館”,但這種無牆圖書館不會取代真實的圖書館,換言之,他們所設想的未來圖書館實質上是兩者的混合形式,其特征包括:①在不斷增加對遠程用戶的服務的同時,也為館內用戶提供服務;②在繼續尋求以革新的方式提供遠程信息和資料的存取的同時,也要持續地把物理形式的信息資源體係(即藏書)作為滿足用戶信息需求的主要工具;③必須采用各種工具和技術來擴展圖書館的工作。“未來將隻有成功的圖書館,因為,如果圖書館不能獲得成功,它們將停止生存。成功的圖書館將是一個熱情的、信息資源豐富和不斷豐富的地方,是各種文化價值觀的薈萃之地,是運用所有方法為人類服務的聖殿。圖書館將繼續敞開胸懷接納各種各樣的人們、資料和服務形式”。

他們認為,未來意味著印刷物和電子通信的統一,意味著線性文本和超文本的統一,意味著以圖書館信息人員為中介的存取和直接存取的統一,意味著擁有和存取的統一,意味著建築與界麵的統一。

在我國,圖書館的未來研究尚未形成潮流,真正的未來研究者寥寥無幾。黃宗忠近年來相繼發表了“論21世紀的圖書館”和“論21世紀的虛擬圖書館和傳統圖書館”等論文。在這些論文中,他以20世紀圖書館的研究為出發點,以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依據,對21世紀的圖書館進行了展望。他認為,虛擬圖書館將是21世紀圖書館的發展方向,“虛擬圖書館不是一個物理概念,也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實體,是一個信息空間”。它具有以下特征:①收藏數字化;②操作計算機化;③傳遞網絡化;④信息資源存取自由化;⑤信息資源共享化;⑥結構連接化。虛擬圖書館既具有獨特的優勢也具有相應的局限性,它是21世紀的發展方向但不是21世紀的唯一,“21世紀的圖書館是虛擬圖書館和傳統圖書館相互結合的混合體”。

圖書館未來的誘人之處就在於它具有不確定性,任何偉大的圖書館預言家都不可能完全消除這些不確定性,他們的預言總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美中不足。然而,我們不能因為可能出錯而放棄預測。如果我們僅僅滿足於現狀的研究,我們將永遠隻能跟在曆史的車輪之後隨跑,終有一日我們會被曆史所拋棄。我們隻能根據可預測的未來確定我們的行動方向和戰略。

二、未來的圖書館

從國內外學者們對圖書館未來的預測,未來的圖書館可能發生以下一些變化:全球性的信息資源體係的形成。隨著越來越多的圖書館進入因特網,它們必須以互惠互利為原則,共建一體化信息資源體係,最大限度地發揮合作的優勢。一般而言,全球性的信息資源體係是由入網圖書館的數字化信息資源所構成的,可任由世界各地的用戶自由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