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管理(Career Management)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出現的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生涯管理可以從兩個方麵來理解。從組織層麵,可以理解為:圖書館從組織目標和館員能力、興趣出發,與館員共同製定和實施的一個符合圖書館組織需要的個人成長與發展計劃;從個人層麵,可以理解為:館員為尋求個人的發展,而與圖書館共同製定的實施的既使個人得到充分發展又使圖書館組織目標得到實現的個人發展計劃。生涯管理是對圖書館傳統人事管理方式的挑戰。圖書館傳統的人事管理基本上是把館員看作一個普通的係統要素,是以靜態崗位的需要為唯一出發點的;而生涯管理則在動態的圖書館目標和組織結構的指導下,在更多情況下不是從某一靜態崗位出發,而是從每個館員個人角度出發,考慮到館員個人的因素,即能做什麼、想做什麼,即從館員的整個生涯來進行該館員的人力資源開發和配置的設計,並為生涯計劃的實現提供信息、谘詢、輪崗、培訓、彈性的時間和工作方式,從而使每一館員感到這種計劃是以他或她為中心而製定的。生涯管理還有效地把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的各項內容有機地、係統地結合在一起,因此生涯管理使圖書館最重要的資源—— 人力資源得到了動態合理的配置,而且持久地調動了館員的積極性,提高了館員工作、生活的質量,有助於他們更快、更好地實現人生目標。可以這麼說,生涯管理這一超越生存目的的管理模式是目前人本管理思想在圖書館管理活動中的最佳體現形式。不過,生涯管理作為一種高境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亦有其顯效的前提條件:①高層管理者具有正確的管理人性觀。作為高境界的管理模式,圖書館高層管理者(如館長、副館長)的管理人性觀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生涯管理能否為圖書館所導入以及導入後的實際效果。導入生涯管理的正確管理人性觀基本上應是美國管理心理學家馬斯洛所提出的“自我實現人”理論,即所謂“Y”理論。②營造公平、公開、公正的氛圍。③培訓管理者。生涯管理的主導者應懂得生涯管理的有關理論、思想和技術,包括工作分析、生涯討論、生涯指導、組織行為學、組織理論、素質測評技術、績效考評技術、補償技術和激勵理論等。④全麵宣傳。⑤逐步推進。實踐證明,文化層次是造成不同個體對生涯管理理解和關心程度差異的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因此,在圖書館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中首先導入生涯管理,更容易取得成效。在取得經驗並在實踐中產生示範作用之後,再予以推廣。⑥係統的管理。生涯管理是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容之一,要想使生涯管理得到有效實施,必須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其他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
⑦製度創新。對圖書館的分配製度、晉升製度、考評製度、招聘製度、培訓製度、時間製度等,必須進行修改,以適應生涯管理的需要。如對某些開發性崗位(如圖書館自動化係統的開發、三次文獻的開發等),可實行彈性時間工作製度;再如針對青年館員“生涯錨”(Career Anchors)尚未確立,急於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貢獻區的情況,可建立青年館員的短期輪崗製度,給其提供“試錨”機會。
(三)圖書館的“一館兩製”管理模式
“一館兩製”是一種重要的圖書館管理運行模式。所謂“一館兩製”,是指一個圖書館內同時存在著兩種不同性質的運行機製:一是公益性運行機製,二是產業性運行機製。圖書館實行“一館兩製”具有客觀必然性:一方麵,圖書館的公益性服務關係到社會的持續發展和進步;另一方麵,圖書館知識信息服務的經濟效益及其對知識經濟與生產力發展的直接作用,決定了其開拓市場化服務的必要性。目前,有條件的圖書館實行一館兩製是一種有益的選擇:首先,有助於減緩或部分解決信息資源總量激增與圖書館經費日益拮據的矛盾,有益於增強圖書館自身的造血功能,從而增強圖書館在信息市場的競爭能力;其次,有利於開發利用圖書館的信息資源,促進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增值;第三,有助於鍛煉和造就一支高素質、高水平和適應能力強的信息開發隊伍,有助於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在網絡化環境下,“一館兩製”的啟動宜遵循下列操作原則:①開展公益性書目信息服務與文獻服務,通過網絡提高服務的效能和質量。可以實施公益性管理機製,即向用戶收取網絡通信費,免收增值業務費。②直接麵向研究開發業務或微觀知識經濟開展知識信息服務,進入信息市場,采取網絡化市場服務的運行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