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圖書館管理(1)(1 / 3)

圖書館管理,是管理科學理論和方法在圖書館中的應用而形成的邊緣學科。它將對圖書館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起重要作用。

(第一節)圖書館管理的對象與內容

一、圖書館管理的含義

管理科學,是運用數學模式,對管理問題做係統的、定量的分析,並做最佳的規劃和安排,以達到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財力的一種管理理論與方法。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科學管理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管理,是個普遍適用於包括企業和非盈利機構在內的各種組織的概念。實際上,“管理”一詞可能在不同場合運用,在最高層可以指向治理層麵;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指具體執行層麵上的規章、項目和薪酬製度等;在國外,還指向組織的宏觀層麵,有時被稱為經營管理。

圖書館在信息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圖書館現代化、數字化和網絡化,圖書館的管理將麵臨著重大的挑戰,必然要呼喚著先進的科學管理,以適應圖書館服務工作的社會化、國際化發展的需要。

圖書館管理,包括宏觀管理和微觀管理兩個方麵。宏觀管理,是指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國家的圖書館管理,即圖書館事業的管理。我們這裏講的所謂圖書館管理,是指微觀管理,即具體圖書館的內部管理。對於什麼是圖書館科學管理的問題,圖書館界的說法很多,如:——圖書館工作的自動化管理就是圖書館科學管理。

——圖書館內各個工作環節之間的高度協調一致就是圖書館科學管理。

——低耗、高效、優質的管理就是圖書館科學管理。

——符合圖書館工作規律的管理就是圖書館科學管理。

——圖書館組織管理的係統化就是圖書館科學管理。

以上這些說法,都是從不同角度來認識圖書館科學管理的問題的。我們應該對這些說法進行綜合分析,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以便對圖書館科學管理進行更全麵、更準確的表述。我們認為,現代圖書館的科學管理既不是傳統的行政管理,也不隻是從實際工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管理,更不能把它簡單地概括為數學方法加計算機的應用。圖書館是一個係統,圖書館管理是一個係統工作。所謂圖書館科學管理,就是應用係統論的科學方法,遵循圖書館工作和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規律,合理地規劃、組織和最大限度地發揮圖書館的人力、物力、財力的作用,以達到預定目標的過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所采取的係列最優化的決策,就是圖書館科學管理。

二、圖書館科學管理的意義

人類社會邁入信息化時代以後,圖書館為了適應信息社會的發展,也在逐步實現現代化、數字化、網絡化,它正處在由傳統圖書館向現代化圖書館的轉變時期,也引發了圖書館內部工作流程和組織的重視,現代化的圖書館正在呼喚著現代化的圖書館科學管理。因此,實行科學管理是圖書館工作和圖書館事業發展的要求,其重要意義就在於:

(一)科學管理是圖書館工作的係統性和圖書館事業具有全國規模的需要圖書館工作是在科學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推動下不斷向前發展的。它自身同樣經曆著又分化又綜合的過程。在科學交流係統中分化出圖書館係統,圖書館係統中又分化成各級子係統;這些子係統互相依賴,互相製約,共存於圖書館係統的統一體中,共同完成向社會傳遞文獻信息的任務。

目前,圖書館工作結構日趨複雜化。這就使圖書館的科學管理問題顯得特別重要。進行科學的管理,是圖書館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沒有科學的管理,必然導致圖書館工作的分散、重複、混亂和浪費。圖書館工作的水平,說到底,就是科學管理圖書館工作的水平。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文化的發展,圖書館的數量和類型不斷增加,同讀者的聯係更加廣泛。

在網絡環境下,圖書館之間已沒有空間和時間障礙,已經形成社會化的有機的整體。因此,需要通過科學管理密切圖書館與圖書館之間、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聯係。

圖書館事業是由各種不同類型的圖書館組成的。要使具有全國規模的圖書館事業布局合理,使之協調而又有計劃地發展,進行全國的圖書館協作和網絡建設,必須對全國圖書館事業實行科學管理,以便把豐富的圖書情報資源當作全社會的共同財富,有效地加以開發和利用,實現圖書館資源共享。

(二)科學管理是有效利用情報資源的需要

情報是人與人之間用於交流的信息,它廣泛存在於人類社會,它的內核是特定的知識;它又是動態概念,情報憑借運動而顯現,憑借運動而發揮作用。因此隻有運用科學的方法加以處理,情報才能被人們所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