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家檢索中心應具備的條件和作用
國家檢索中心是網絡的主體,應具備以下條件:
①有大量的、豐富的可供檢索的文獻資源,並有能力建設大型的文獻數據庫。
②有協調和統一全國檢索標準的能力。統一標準的內容包括:應用軟件的研製和開發,數據庫的建設,文檔設計,磁帶、磁盤和光盤的規格設定,機讀代碼的設製,文獻主題分析、記錄形式、檢索語言以及計算機接口的標準化和規格化等等。
國家檢索中心具備上述條件以後,它應該起以下作用:
③進行國際性的文獻信息檢索。
④發行統一的文獻信息載體。
⑤連結各地區的檢索中心。
⑥連結國家和地區檢索中心的組成成員機構。
2.地區分中心的作用
地區分中心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
①將本地區的各類型圖書館和情報機構在地區範圍內連結起來,形成地區檢索中心,滿足本地區文獻信息的檢索要求。
②能夠形成地區性的文獻信息檢索特色,能在全國性的專業檢索中發揮其特長。
一般情況下,無論是國家檢索中心,還是地區檢索中心,都應該設在文獻信息使用和情報信息產生頻率較高的區域。必要時,也應有發展的眼光,要有預見性,適當地照顧地理位置也是很必要的。
(二)網絡布局
1.網絡布局種類
網絡布局,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可以采用一點布局、三點布局和多點布局。這裏的所謂幾點布局,主要是針對國家檢索中心設置的數量。如一點布局,主要是以國家圖書館為中心,再加上一定數量的、各自承擔一定任務的其他大型的科學專業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等為成員館,組成國家級檢索中心。這樣,隻能形成一套文獻數據保障體係。同樣道理,三點布局,就是以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重慶圖書館為中心,形成三個國家級檢索中心。這樣,可以形成三套文獻和數據保障體係。對我國來說,一點布局是少了點,保障不高;多點布局檢索利用快捷、方便、保障率較高,但會造成投資大量增加。在網絡環境下,布局點不宜太多,否則會造成浪費;但也不宜太少,保障率不高,萬一遇到突發情況或變化(如戰爭或大的自然災害的破壞等),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2.網絡布局形式
網絡布局形式,主要是指網絡中心與各個節點的聯係方式。一般情況下,有三種形式:①放射型布局。它適用於國家檢索中心與地區檢索中心之間的聯係。
②直線布局。它適用於相鄰的地區檢索中心之間、三級地區檢索中心之間、各中心與用戶之間的聯係。
③混合型布局。就是各個中心之間,甚至用戶與各個檢索中心以及用戶之間都可以連結,形成一個縱橫交錯、脈絡貫通的檢索體係。實際上,在信息環境下,大型的、成熟的網絡都是這種布局形式。
(第四節)圖書館與Internet、China Internet
一、圖書館與Internet
(一)Internet的由來與發展
Internet即國際互聯網,是由數以萬計的計算機網絡互相連接而成的世界上100多個國家的上千萬台計算機。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為全球上千萬的用戶服務。目前它正以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在發展,平均每幾秒就有一台計算機加入,它所傳遞和儲存的信息數量之龐大、內容之豐富,遠遠超過人們的最大膽的想象,可以說,Internet是一個根據全球統一的通信規則(取名TCP/IP協議)將計算機相互連接起來的計算機網絡;它是一個建立在覆蓋全球、滲透到當今國際社會各個層麵的計算機網絡基礎上的電腦空間(Cyberspace);是一個計算機網、信息資源網、國際通信網構成的複合型網絡;是將各個國家、各個部門、各個領域的多媒體信息資源通過計算機聯為一體供網上用戶共享的信息資源網;供世界各國人士交流信息的高速通信網;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雛形。
20世紀60年代末期,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負責研究計算機網點的互聯,英國皇家物理實驗室係統也開始進行計算機間的通信研究。